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房屋設計也牽涉防疫,集思廣義如何提高房疫力
觀看次數 497 | 發布日期:2021-01-08

台灣建築雜誌日前主辦「如何提高房疫力座談會」發表「房疫力評量表」,從預防、生態、養生、房宅等4大面向,評量防疫家宅,讓民眾健檢自宅安全,也盼帶動建築業提出解決妙方,最後呼籲政府,將防疫規格與標準,納入建築法規,才能讓全民擁有更健康的居家場所和社區。。
座談會由台灣建築雜誌社長歐陽駿、羅芷青主持,社團法人台灣幸福健築協會總顧問、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研究特聘教授江哲銘、RCI智森永續設計顧問總經理簡碩賢、大硯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第一屆綠建築貢獻獎及優良綠建築設計首獎建築師蘇喻哲等人與會,會中探討提升房疫力理念、創新經驗與遭遇瓶頸等議題,並發表「房疫力評量表」,從預防(Prevention)、生態(Ecology)、養生(Health)、房宅(House)等四面向評量防疫建築。
與會的專家學者指出,以2020年底香港黃大仙住宅大樓、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暴增的案例來看,爆發疫情原因與建築設計有關,病毒經糞管及排煙管道升上屋頂,風吹起時便會出現「擾流效應」。為防止細菌病毒傳播社區,可以事先經由防疫宅建築設計納入建築法規的制定,或許更能有效的幫助人們宅在家而安全,其實從SARS、腸病毒、諾羅病毒、流感,直至目前的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變體叢生,舊病毒研發出疫苗,新病毒卻在地球暖化PM2.5霧霾的侵襲下潛伏,藉由良好設計和規範的住宅,未來將成為防阻各種疫情的重要課題。
會中也提及,包括景觀綠覆、建築立面、格局規劃、工法、採光、空氣淨化、水源淨化、殺菌消毒及山海河港湖首排9大面向,均屬防疫宅一環,健康建築設計及營造工法成為消費者購屋考量,像是醫療級空氣清淨系統、防潑濺兼具自潔功能的馬桶、淨水系統等。至於防疫負壓玄關、低接觸電梯間、魚菜共生綠屋頂、加裝防疫綠建材如新風系統、電子蒸氣衣櫃、防霾抗PM2.5紗窗等也有助強化「房疫力」。
座談會由台灣建築雜誌社長歐陽駿、羅芷青主持,社團法人台灣幸福健築協會總顧問、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研究特聘教授江哲銘、RCI智森永續設計顧問總經理簡碩賢、大硯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第一屆綠建築貢獻獎及優良綠建築設計首獎建築師蘇喻哲等人與會,會中探討提升房疫力理念、創新經驗與遭遇瓶頸等議題,並發表「房疫力評量表」,從預防(Prevention)、生態(Ecology)、養生(Health)、房宅(House)等四面向評量防疫建築。
與會的專家學者指出,以2020年底香港黃大仙住宅大樓、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暴增的案例來看,爆發疫情原因與建築設計有關,病毒經糞管及排煙管道升上屋頂,風吹起時便會出現「擾流效應」。為防止細菌病毒傳播社區,可以事先經由防疫宅建築設計納入建築法規的制定,或許更能有效的幫助人們宅在家而安全,其實從SARS、腸病毒、諾羅病毒、流感,直至目前的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變體叢生,舊病毒研發出疫苗,新病毒卻在地球暖化PM2.5霧霾的侵襲下潛伏,藉由良好設計和規範的住宅,未來將成為防阻各種疫情的重要課題。
會中也提及,包括景觀綠覆、建築立面、格局規劃、工法、採光、空氣淨化、水源淨化、殺菌消毒及山海河港湖首排9大面向,均屬防疫宅一環,健康建築設計及營造工法成為消費者購屋考量,像是醫療級空氣清淨系統、防潑濺兼具自潔功能的馬桶、淨水系統等。至於防疫負壓玄關、低接觸電梯間、魚菜共生綠屋頂、加裝防疫綠建材如新風系統、電子蒸氣衣櫃、防霾抗PM2.5紗窗等也有助強化「房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