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打炒房再出重拳,是全民共識還是矯枉過正?


觀看次數 504 | 發布日期:2021-12-10
內政部於12月9日部務會報通過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將嚴懲炒作最高處三年徒刑或併科5,000萬罰金,同時要求預售屋解約須30日內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並於五年內不得移轉、建立檢舉獎金機制等。

內政部表示,為遏止近期投資客揪團炒房、利用換約轉售哄抬獲利、利用不實實價登錄墊高交易價格等新型態炒作行為,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正重點如下:

一、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且銷售者不得同意或協助買賣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者將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

二、禁止炒作行為:嚴懲任何人有意圖影響交易價格、製造熱銷假象及壟斷轉售牟利等不動產炒作行為,違者將處罰100萬至500萬元;若造成民眾恐慌及市場交易不安等而損及公眾或他人情形者,並可處3年以下徒刑或併科罰金100萬至5,000萬元。

三、解約申報登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應於30日內辦理登錄申報,違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至15萬元,以避免虛假交易哄抬房價。

四、管制私法人購屋:增訂私法人取得住宅用房屋許可制,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

五、建立檢舉獎金機制:建立不動產炒作銷售、買賣或成交資訊申報違規的檢舉及獎金制度,經查證屬實者可以實收罰鍰總金額一定比例作為檢舉獎金,並授權主管機關另訂辦法,以利執行。

消息一出,引起建商與房仲群起譁然,多認為此舉矯枉過正,業者表示大家都不贊成炒房,但目前換約率已不到5%,硬性限制預售屋換約,將苦了急需賣房變現的客戶、卻爽到建商,房價更壓不下來。房地產業者對「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反彈最大,是否違反自由買賣,需要進一步釐清,甚至炒房如果搞到要坐牢、檢舉還有獎金這種新制,如同白色恐怖,把自由市場變成共產黨。

不過,內政部強調,住宅是用來居住,不應該作為投資和炒作的商品。內政部自去年起發動4次預售屋聯合稽查、施行實價登錄2.0新制,將預售屋銷售全面納管及禁止紅單轉售等,對於促進交易資訊透明及遏止炒作已有初步成效。觀察近期預售屋銷售情形,發現建案多採分批限量銷售,惟因投資客利用揪團簽約後再行「換約轉售」的手法,形成建案搶購完銷假象,造成想買屋的消費者恐慌,進而促使建案售價不斷調漲,這次修法限制預售屋換約,將能遏止假性買賣炒作,使市場回歸理性交易與合理交易價格。

另外內政部也提醒,民眾在購買預售屋前,更應考量預售屋交屋期長及其風險,審慎評估購買決策。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指出,修法方向已在跨部會房市健全小組中形成共識,預計下周報行政院,後續送立法院審查,希望加快腳步,防杜住宅淪為炒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