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營造缺工,可能於七月放寬聘僱移工規定
觀看次數 571 | 發布日期:2021-05-04

政府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公共工程大量開辦,台商也回流國內,工廠大幅擴張,加上資金回流房市供需增加,都更與危老案量大增,但營造業員工增加卻極為有限,年輕人無意願投入營造市場,缺工問題日益嚴重,勞動部日前公布第2季營建工程業人力需求增近2,500人,是近九年單季新高。
營造業缺工嚴重,產業一片哀嚎,尤其以鋼筋、模板、水泥等三大類技術工,人力缺口最大。儘管勞動部舉辦相關職訓吸引勞工投入營造業,並訂定「鼓勵失業勞工受僱營造業工作試辦計畫」,依任職期間,每月發給5,000元至7,000元就業獎勵,最長發給18個月,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但願意投入的本國勞工寥寥可數。
去年9月內政部曾提案,開放基地面積5,000平方公尺或樓地板面積2萬平方公尺(工程總經費約100億元以上),及工期一年半以上住宅、商辦可引進營造業移工,惟由於開放幅度過大,未獲通過。
據悉,內政部本月將再與勞動部跨部會討論,爭取放寬外籍移工投入都更、危老重建、商辦等工程,並於下次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中正式提案。內政部去年底統計,在台移工人數約70萬人,但其中僅不到5,000人是營建業移工。公共工程去年放寬門檻後,今年2月底,在台外籍營造工為6,42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900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3月上旬已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確立將從放寬民間工程聘僱外勞門檻,及鬆綁引進外勞的工程類型兩大方向解決。在蘇揆出面協調下,跨部會研議放寬民間工程聘僱移工門檻,及鬆綁引進移工工程類型。
知情官員透露,門檻擬大幅放寬,有關民間工程聘僱外勞門檻,目前須符合三要件:工程總經費100億元、個別標案金額10億元、工期一年半以上,知情官員指出,朝比照公共工程去年放寬方向,取消工程總經費100億元以上限制,個別標案金額由10億元以上降為1億元以上,工期仍維持一年半以上,並開放具「公益性」住宅、商辦如危老重建、都更等,可引進外籍營造工,既已定調「公益性」住宅、商辦,已大幅限縮範圍,至於「公益性」住宅、商辦如何定義,開放到什麼程度則由營建署研議中,勞動部將修改相關規定,7月前完成預告、修正,預訂7月上路。
營造業缺工嚴重,產業一片哀嚎,尤其以鋼筋、模板、水泥等三大類技術工,人力缺口最大。儘管勞動部舉辦相關職訓吸引勞工投入營造業,並訂定「鼓勵失業勞工受僱營造業工作試辦計畫」,依任職期間,每月發給5,000元至7,000元就業獎勵,最長發給18個月,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但願意投入的本國勞工寥寥可數。
去年9月內政部曾提案,開放基地面積5,000平方公尺或樓地板面積2萬平方公尺(工程總經費約100億元以上),及工期一年半以上住宅、商辦可引進營造業移工,惟由於開放幅度過大,未獲通過。
據悉,內政部本月將再與勞動部跨部會討論,爭取放寬外籍移工投入都更、危老重建、商辦等工程,並於下次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中正式提案。內政部去年底統計,在台移工人數約70萬人,但其中僅不到5,000人是營建業移工。公共工程去年放寬門檻後,今年2月底,在台外籍營造工為6,42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900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3月上旬已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確立將從放寬民間工程聘僱外勞門檻,及鬆綁引進外勞的工程類型兩大方向解決。在蘇揆出面協調下,跨部會研議放寬民間工程聘僱移工門檻,及鬆綁引進移工工程類型。
知情官員透露,門檻擬大幅放寬,有關民間工程聘僱外勞門檻,目前須符合三要件:工程總經費100億元、個別標案金額10億元、工期一年半以上,知情官員指出,朝比照公共工程去年放寬方向,取消工程總經費100億元以上限制,個別標案金額由10億元以上降為1億元以上,工期仍維持一年半以上,並開放具「公益性」住宅、商辦如危老重建、都更等,可引進外籍營造工,既已定調「公益性」住宅、商辦,已大幅限縮範圍,至於「公益性」住宅、商辦如何定義,開放到什麼程度則由營建署研議中,勞動部將修改相關規定,7月前完成預告、修正,預訂7月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