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營建業者忙翻天,公共工程頻流標


觀看次數 733 | 發布日期:2021-01-11
2020年在中美貿易戰下,科技業持續在台擴廠,搭配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以及建商例行推案下,今年營建業特別生氣蓬勃,但勞動力缺乏卻讓標中公共工程業者大傷腦筋。

尤其台商紛紛回流建廠,營建工人轉而幫科技業蓋廠房,例如台積電在南科砸下百億元買地擴廠,以行情2倍價搶人,甚至傳出做6天給7天的優渥條件「綁工人」,短時間、高工資,公共工程根本難以比拚,且目前還看不到缺工的盡頭,公共工程不可能停下來等民間趨緩,只能減項增資拚發包。

由於缺工,許多地方公共工程多次流標,不得不減項或增加預算拚發包,例如桃園市立美術館原預算28億,歷經2度流標,減項增資並拜託業者,才以34億預算,暴增6億元才發包成功,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增3億仍在力拚,新竹市立圖書館拆除重建工程獲中央4億經費補助,將投入8億餘元興建,但重建工程已流標5次,目前疫情因素外籍移工投入公共工程大缺工,加上疫情影響及有科技大廠蓋建廠房,將營造工地人力都搶走。

有些業者看準移工進不來,工資還會持續調漲,就有工頭直接跟營造廠協議「工程現在做,薪水農曆年後談」,自掏腰包以當下薪水付給工人、自己拿年後更高的薪水「賺一筆」,對比以前在年節前要現金,形成強烈對比,

根據營建署2020年12月9日的營造人力缺工最新報告,國內營造勞工短缺推估高達4萬8千809人,包含模板工、鋼筋工、水泥工的基層勞工類別最嚴重,缺工高達3萬7173人。建商警示,缺工不只造成工程延宕、成本增加、公共工程流標,未來1年更要擔心不肖業者因成本而罔顧營建品質的可能性發生。

為因應勞力短缺,勞動部於去年數度放寬公共工程聘僱移工的門檻,3月份將原本百億計畫門檻降為10億元,8月份又再將門檻調降至1億元;而營建署亦彙整缺工業者名單,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辦理專案媒合,同時委託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進行「國內營造業放寬外籍營造移工之影響評估」,據悉評估結果將於今年3月份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