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工程物價1-8月漲破10%,各界被迫出招因應
觀看次數 733 | 發布日期:2021-09-10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顯示,近年國內在台商回流建廠及半導體業者擴大投資帶動下,工程量體大幅成長,推升國內營建勞務及材料需求,加上國際相關材料價格上揚,今(110)年以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與去(109)年同期相較,漲勢顯著,5月起漲幅均呈雙位數,7 月漲 13.71%,為97年9月以來最高,8月續漲13.57%,今年1-8月平均漲10.03%。
從1-8月平均營造工程材料及勞務兩大類指數觀察,材料類指數較上年同期漲12.39%,其中權重最大(占比19.5%)之金屬製品漲27.17%,主因國際廢鋼行情上揚,其中因國際廢鋼行情上揚,鋼筋、鋼板及型鋼分別上漲38.27%、36.52%及 23.92%,漲幅極猛。機電設備類漲10.54%,主因國際銅價行情走高,帶動電線電纜漲32.55%所致。至於勞務類則上漲6.16%,其中又以工資類上漲6.60%最明顯,主要是建廠等需求孔急,推升工資所致;機具設備租金類亦漲5.23%。
因應工程物價上漲造成都更工程推動困難,部分地方政府也推出調整措施,例如新北市府檢討「新北市都市更新權利變換計畫提列共同負擔項目及金額基準」,9/8日正式上路,修法將物價基準日由2014年4月調整至2020年8月,以平均規模總樓板面積落在2,500到7,500坪間21至26層樓的一般都更案來說,鋼骨鋼筋混凝土造21至25層建築物每坪單價由15萬3,800元調整為17萬1,200元、鋼筋混凝土造21至25層建築物每坪單價由13萬1,200調整為14萬6,100元,平均調整幅度達11%左右。提出都市更新申請時,營建單價除可加計物價指數調整外,還可依個案建築規劃再額外加計樓板隔音、綠建築、智慧建築、制震、三級建材等所需費用。
民間方面因應營建成本上漲、缺工等問題,加上今年7月起實施「實價登錄2.0」新制,許多建商改採「先建後售」,等新成屋再開始銷售,房價較不受營建成本上漲影響;此外,部份建商傾向新案先賣五至七成,另三至五成慢慢賣,以後可隨營建成本變動分波調漲售價。也有越來越多建商改採「不二價」策略銷售,力保固定利潤,更可避免缺工缺料,導致延後交屋產生糾紛。此外,面對原物料持續調漲,建商調整建材採購策略,部份口袋深的建商,乾脆一次下單購足新案所需鋼材、玻璃等原物料,避免成本波動。
從1-8月平均營造工程材料及勞務兩大類指數觀察,材料類指數較上年同期漲12.39%,其中權重最大(占比19.5%)之金屬製品漲27.17%,主因國際廢鋼行情上揚,其中因國際廢鋼行情上揚,鋼筋、鋼板及型鋼分別上漲38.27%、36.52%及 23.92%,漲幅極猛。機電設備類漲10.54%,主因國際銅價行情走高,帶動電線電纜漲32.55%所致。至於勞務類則上漲6.16%,其中又以工資類上漲6.60%最明顯,主要是建廠等需求孔急,推升工資所致;機具設備租金類亦漲5.23%。
因應工程物價上漲造成都更工程推動困難,部分地方政府也推出調整措施,例如新北市府檢討「新北市都市更新權利變換計畫提列共同負擔項目及金額基準」,9/8日正式上路,修法將物價基準日由2014年4月調整至2020年8月,以平均規模總樓板面積落在2,500到7,500坪間21至26層樓的一般都更案來說,鋼骨鋼筋混凝土造21至25層建築物每坪單價由15萬3,800元調整為17萬1,200元、鋼筋混凝土造21至25層建築物每坪單價由13萬1,200調整為14萬6,100元,平均調整幅度達11%左右。提出都市更新申請時,營建單價除可加計物價指數調整外,還可依個案建築規劃再額外加計樓板隔音、綠建築、智慧建築、制震、三級建材等所需費用。
民間方面因應營建成本上漲、缺工等問題,加上今年7月起實施「實價登錄2.0」新制,許多建商改採「先建後售」,等新成屋再開始銷售,房價較不受營建成本上漲影響;此外,部份建商傾向新案先賣五至七成,另三至五成慢慢賣,以後可隨營建成本變動分波調漲售價。也有越來越多建商改採「不二價」策略銷售,力保固定利潤,更可避免缺工缺料,導致延後交屋產生糾紛。此外,面對原物料持續調漲,建商調整建材採購策略,部份口袋深的建商,乾脆一次下單購足新案所需鋼材、玻璃等原物料,避免成本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