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小建商籌資卡關,會有倒閉潮?
觀看次數 176 | 發布日期:2023-04-19

今年首季全台房市交易量,總銷金額5,871億元,與去年(2022)第4季相比約增加4%,與去年同期比較則成長47%,不過扣除商辦交易後,住宅銷量僅4,100多億元,寫下2021年第3季以來6個季度的新低。推案個數只有326件,戶數約2.3萬戶,均較前季或去年同期量縮1成至3成,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住宅房價要跌了嗎?
由於央行信用管制斬斷金流,加上住宅市場降溫、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在即,土地交易急凍,建商首季購地動能創近七年同期最低,僅113億元。建商搶地風潮不再,轉向以消化手中土地庫存為主。戴德梁行顏炳立發表最新市場觀點表示,現在房地產市場銷售受創,買氣暗淡,土地需求變緩,六都地段好、面積大的商、住、工土地,量、價、買氣皆收斂,預估價跌10%才會見量,就看誰開出第一槍。今年房地產市場是「熊比牛大」,因為牛市結束了,房市寒流來了,交易量衰退,是六年來首見,且小建商籌資卡關,恐怕掀起一波倒閉潮。
有消息指出,內政部正在修訂《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將放寬以都更為主的私法人買地限制,但政府鬆綁私法人投入都更的法令,建商公會卻指出,內政部僅在都更案公開展覽階段才能免經許可,但多數施行業者在這個階段已取得超過8成以上住戶同意,到這個階段再談購買整合「已經太後面了」,鬆綁這個階段實際上沒什麼效益。
針對各種經營困境,有專家表示未來建商自地自建的模式將減少,將以多樣化策略分散風險,主要有三趨勢:包括與地主合建、提升工業廠辦推案比重、參與公辦都更或聯開案。
建商將從單純購入土地開發方式,改增加合建、都更危老案源,甚至提升工業廠辦、商辦的比重。這樣除了可確保土地案源不間斷外,同時可提升自有資金運用效率及分散經營風險的效益。另外私法人購買住宅需要許可的情況下,未來會讓部分高資產族群的資金重新配置,眼光轉往商用不動產,可能為市場帶來新動能。
由於央行信用管制斬斷金流,加上住宅市場降溫、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在即,土地交易急凍,建商首季購地動能創近七年同期最低,僅113億元。建商搶地風潮不再,轉向以消化手中土地庫存為主。戴德梁行顏炳立發表最新市場觀點表示,現在房地產市場銷售受創,買氣暗淡,土地需求變緩,六都地段好、面積大的商、住、工土地,量、價、買氣皆收斂,預估價跌10%才會見量,就看誰開出第一槍。今年房地產市場是「熊比牛大」,因為牛市結束了,房市寒流來了,交易量衰退,是六年來首見,且小建商籌資卡關,恐怕掀起一波倒閉潮。
有消息指出,內政部正在修訂《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將放寬以都更為主的私法人買地限制,但政府鬆綁私法人投入都更的法令,建商公會卻指出,內政部僅在都更案公開展覽階段才能免經許可,但多數施行業者在這個階段已取得超過8成以上住戶同意,到這個階段再談購買整合「已經太後面了」,鬆綁這個階段實際上沒什麼效益。
針對各種經營困境,有專家表示未來建商自地自建的模式將減少,將以多樣化策略分散風險,主要有三趨勢:包括與地主合建、提升工業廠辦推案比重、參與公辦都更或聯開案。
建商將從單純購入土地開發方式,改增加合建、都更危老案源,甚至提升工業廠辦、商辦的比重。這樣除了可確保土地案源不間斷外,同時可提升自有資金運用效率及分散經營風險的效益。另外私法人購買住宅需要許可的情況下,未來會讓部分高資產族群的資金重新配置,眼光轉往商用不動產,可能為市場帶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