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建築貸款增幅創新低,但營造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
觀看次數 1970 | 發布日期:2023-08-28

由於房市前景不明朗,缺工問題仍存在,原物料價格即便未再上漲,卻仍處高點,加上房市調控措施持續推行,這些都影響建商信心,中央銀行日前(8/25)公布今年7月的建築貸款餘額,月增量跌破百億大關,僅剩74億元,年增率下滑至7.52%,創2019年1月以來新低。
建築貸款餘額素有「建商信心風向球」之稱,央行研判平均地權條例條正案在今年7月1日上路,建商對此反應很大,不排除打到痛點,尤其新制上路後,建商也需要時間觀望市場變化,推案策略轉趨保守。
而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8/25公佈營建業景氣動向調查,隨著平均地權條例新法正式上路,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異造成房市交易量萎縮,導致建商信心不足,然而營造業受惠於資本市場資金陸續流入商辦投資項目,加上公共工程執行率維持超前情況,且政府持續擴大預算支出,均有助於帶動未來營造業表現。
根據調查,多數廠商表示雖然台灣7月後豪大雨和颱風拖累業者工程進度,房屋建築工程疲弱態勢持續,所幸公共工程新案陸續啟動,以及整體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月增率近乎持平,故2023年7月營造業景氣算持平。展望未來,由於公共工程執行率維持超前,又政府持續擴大預算支出,且8月政府開始受理營造業申請移工,因此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以好轉看待。
不動產業方面,2023年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2.4%,反映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上路,以及計畫執行的囤房稅輪番出爐,衝擊民眾購屋信心,進而使整體交易量持續萎縮。展望未來,因總體經濟情勢不如預期、房市調控措施持續、地緣政治動盪、總統大選前的干擾等緣故,買方不願貿然挺進房市,賣方推案亦有所縮手,故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相較於7月持續轉差。
建築貸款餘額素有「建商信心風向球」之稱,央行研判平均地權條例條正案在今年7月1日上路,建商對此反應很大,不排除打到痛點,尤其新制上路後,建商也需要時間觀望市場變化,推案策略轉趨保守。
而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8/25公佈營建業景氣動向調查,隨著平均地權條例新法正式上路,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異造成房市交易量萎縮,導致建商信心不足,然而營造業受惠於資本市場資金陸續流入商辦投資項目,加上公共工程執行率維持超前情況,且政府持續擴大預算支出,均有助於帶動未來營造業表現。
根據調查,多數廠商表示雖然台灣7月後豪大雨和颱風拖累業者工程進度,房屋建築工程疲弱態勢持續,所幸公共工程新案陸續啟動,以及整體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月增率近乎持平,故2023年7月營造業景氣算持平。展望未來,由於公共工程執行率維持超前,又政府持續擴大預算支出,且8月政府開始受理營造業申請移工,因此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以好轉看待。
不動產業方面,2023年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2.4%,反映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上路,以及計畫執行的囤房稅輪番出爐,衝擊民眾購屋信心,進而使整體交易量持續萎縮。展望未來,因總體經濟情勢不如預期、房市調控措施持續、地緣政治動盪、總統大選前的干擾等緣故,買方不願貿然挺進房市,賣方推案亦有所縮手,故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相較於7月持續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