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建案週邊道路天坑頻傳,天災還是人禍?
觀看次數 705 | 發布日期:2023-05-16

近日台灣各地頻傳道路坍塌,出現巨大天坑,上個月27日竹北大遠百商圈,某社區門口柏油路面突裂大洞,巨型天坑吞噬停放在路邊的特斯拉汽車,據調查,該「豐采520」建案周邊道路至今發生5次明顯坍塌。
5月1日下午,台中市大里區東榮路和永隆路口附近出現天坑,路面整個塌陷,坑洞直徑約1公尺,事後調查發現是自來水幹管破裂釀禍。
5月13日下午3點多,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附近一處新建案工地旁柏油路突然崩塌,出現長20公尺、寬3公尺、深度2至3公尺的巨大天坑,初判是隔壁新建工程施作連續壁時,工程滲水導致路面地層下陷,營造商遭開罰9萬。
該建案承造人為「華熊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華熊營造是日本知名營造公司「熊谷組」1974年在台灣創設,所蓋的建築遍及全台,包括台北國際金融中心(101大樓)、中華「陶朱隱園」、新光摩天大樓、世界貿易中心(國際會議中心)都是華熊營造的作品。
道路與地基之所以出現「地陷」或「路陷」, 通常是因為:
1.地下管線、箱涵破損,導致水在地下持續沖刷既有泥沙,最終掏空路基。
2.工地連續壁,壁體表面破損,導致基地外的地下水挾帶沙土,經由破洞位置沖入基地內,導致路基被掏空。
3.開挖地下室,為了確保基地內乾燥方便施工,會有抽地下水的情形,而此時基地外的沙土就有可能跟著地下水一併被抽走,導致路基被掏空。
4.常見的鄰損也可能發生在建案開挖階段,擋土支撐的配置不良或支撐力量不足,導致有鄰房傾斜、龜裂的狀況發生。
依照現在的工程技術,面對任何土層、結構形式,只要事先經由專業的技師設計與檢核,幾乎沒有不能克服的,發生許多工程事故單純只是因為心態上的疏忽,肇災一般可能因施工前未進行土壤鑽探,或做不確實,導致錯估地質強度,施工中地層因挖掘而鬆動,或是經由大雨透過人行道滲進地下,沙泥被沖走造成壓力不均,還有基礎擋土設施設置不完全,導致出現管湧沖刷現象等等,即有可能令路面坍塌。
5月1日下午,台中市大里區東榮路和永隆路口附近出現天坑,路面整個塌陷,坑洞直徑約1公尺,事後調查發現是自來水幹管破裂釀禍。
5月13日下午3點多,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附近一處新建案工地旁柏油路突然崩塌,出現長20公尺、寬3公尺、深度2至3公尺的巨大天坑,初判是隔壁新建工程施作連續壁時,工程滲水導致路面地層下陷,營造商遭開罰9萬。
該建案承造人為「華熊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華熊營造是日本知名營造公司「熊谷組」1974年在台灣創設,所蓋的建築遍及全台,包括台北國際金融中心(101大樓)、中華「陶朱隱園」、新光摩天大樓、世界貿易中心(國際會議中心)都是華熊營造的作品。
道路與地基之所以出現「地陷」或「路陷」, 通常是因為:
1.地下管線、箱涵破損,導致水在地下持續沖刷既有泥沙,最終掏空路基。
2.工地連續壁,壁體表面破損,導致基地外的地下水挾帶沙土,經由破洞位置沖入基地內,導致路基被掏空。
3.開挖地下室,為了確保基地內乾燥方便施工,會有抽地下水的情形,而此時基地外的沙土就有可能跟著地下水一併被抽走,導致路基被掏空。
4.常見的鄰損也可能發生在建案開挖階段,擋土支撐的配置不良或支撐力量不足,導致有鄰房傾斜、龜裂的狀況發生。
依照現在的工程技術,面對任何土層、結構形式,只要事先經由專業的技師設計與檢核,幾乎沒有不能克服的,發生許多工程事故單純只是因為心態上的疏忽,肇災一般可能因施工前未進行土壤鑽探,或做不確實,導致錯估地質強度,施工中地層因挖掘而鬆動,或是經由大雨透過人行道滲進地下,沙泥被沖走造成壓力不均,還有基礎擋土設施設置不完全,導致出現管湧沖刷現象等等,即有可能令路面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