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土銀開第一槍,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


觀看次數 322 | 發布日期:2022-03-14
俄烏戰火讓國際原物料價格起漲,壓抑幾個月的房市又再次爆發,台灣房價繼續攀高,也使得央行可能再度跳出來打房。不動產放款龍頭土銀日前開第一槍,向全體分行下達指令,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要求分行碰到新的土建融案上門時先暫停受理,須先回報總行由總行定奪,市場人士指出,這舉動具有高度的宣示意義。

土銀表示,目前暫時用滾動式檢討的方式管理,分行有案子要送到總行初審,初審用意在於做管控,這個管控要避免銀行資本適足率超過主管機關的規定。

政府打炒房現階段的重點目標鎖定建商,由於造成去年、前年不動產市場的價量齊揚,很大比例是在新建案的開價接連上漲,而缺工、缺料議題帶動下也出現減少土地開發的趨勢,但這幾年土地市場的交易也是量揚、價漲的趨勢,為了避免囤地拉抬日後建案價格,金管會積極監察各銀行不動產放款情況,並調高五類不動產貸款的風險權數,增加銀行放款的成本,

據了解,像是四、五年前建商即已承作土融的「舊案」,這些土融案所衍生今年所需要的建融借款量,土銀內部估算應有數百億元,且因輸入型通膨帶動鋼材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建商需要的建融放款量恐怕更高,加上缺工問題持續,也會拉高人力成本,都會反映在建商對建融的貸款需求;除了土銀之外,合庫也以土建融今年「零成長」為目標,已底定以現有放款餘額為限作為承接土建融新案的原則,同時以承作都更危老等類型的土建融案為主。根據合庫上周法說會揭露的數字,土建融目前的餘額若與去年底相較,已有小幅衰退。

土銀的政策性調整以打擊投機炒作才是目的,對於有些建設公司勢必會產生壓力,但不僅公股行庫,民營也要配合,畢竟金融機構是特許行業,有義務要讓行情回歸合理化。只是長此以往,一來大型與中小型建商財力不對稱,二來因應管制措施「抗壓性」也有差異,土地持有集中化會更多,未來多數建案將被幾家大型建商集團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