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缺工聲浪大,移工政策調整幾成定局


觀看次數 636 | 發布日期:2021-03-12
經過近幾個月來建商公會、房仲工會…等多個主張放寬移工政策的團體,不斷透過媒體輿論放話與遊說之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3/11對外表示,院長蘇貞昌已協調勞動部,將檢討引進外籍移工政策,看來移工勢必將再度放寬。

台灣營建景氣攀升,工程產業陷入缺工窘境,其實2020年勞動部已放寬1億元以上重大公共工程可引進外籍移工,2021年較去年同期已增加1,700多人,但1億元以下的中小型公共工程仍受缺工影響。

在立法院有立委質詢提到,現在公共工程招標遇到兩大困境,首先是2020整年營造業火熱、工資墊高,建材鋼筋水泥上漲,不論是公共或民間工程都在搶工,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到南科設廠,臺南營造工人都去南科工作,衝擊民間建築業及公共工程,造成工程頻頻流標,因為承包商沒把握如期完工。第二是現在公共工程的行政預算流程太久,原先編列預算單價,事隔一段時間出現很大落差,廠商怕賠錢就不敢投標。

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指出,公共工程受到缺工影響,政府分成短期與長期手段解決,短期手段部分,行政院正與勞動部等相關部會溝通當中,包含仿照農務移工外展、不同工地之間移用,以及換雇主延長工作期限,藉以留下專業技術的移工,這些方法都在討論範圍。另外民間營造業對勞動力也需求孔急,目前正考量若民間工程有增加公益性,或是完成有利於帶來新的工作機會,例如建物非為住宅,而作為商業使用或科學園區等等,考量也可比照公共工程的解方辦理。

在長期手段部分,內政部預定今年六月提出檢討技術士設置規定,由工程會協調簡化考照程序,引導業主依工程核實編列費用、提高本勞就業機會,並落實證照制度。另外工程會今年二月通函各機關於辦理設計評選時將「營建自動化」納入評選項目,就是盼營造業自動化比例增加,提高在廠施作比例,降低勞動力需求。

最後關於解決公共工程頻頻流標的預算調整,工程會已要求各機關,若事先編列預算,二、三年後發包時要調整預算金額,若工程已發包,可透過物價調漲方式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