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8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創歷史新高


觀看次數 871 | 發布日期:2024-09-19
近日,主計總處公布的8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報告,8月的勞務類價格指數達到113.09,創下歷史新高,年增4.25%,為過去20個月以來的最高增幅,且連續三個月增幅超過4%。整體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則為111.82,年增率2.55%,這一指數也連續四個月超過2%。這些數據顯示,營造市場的價格水準持續上升,值得深入探討其背後的原因及未來趨勢。

指數趨勢分析
從指數數據來看,勞務類價格的顯著上漲顯示出市場供需失衡的狀況。勞務類價格的增長,意味著施工成本的上升,進一步影響到整體營造工程的物價指數。根據資料顯示,今年前八個月的指數平均值達到111.21,是自1991年以來同期的最高水平,顯示出營造市場的長期上漲趨勢。

漲幅原因探討
造成這一漲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勞務市場的持續缺工現象,而這直接推高了工資水平。近幾個月勞務類價格漲幅高於4%,主要是因為薪資上漲和人力資源短缺,在工程仍需進行的情況下,廠商為了吸引工人,不得不提高薪資。
其次,勞務類價格在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權重達到34.08%,其中工資占23.83%,而機具設備租金占10.24%。這意味著勞務成本的上升將對整體指數產生持久影響。

未來走向與趨勢
展望未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的走勢可能仍將受到勞務成本上升的影響。儘管2023年整體勞務類價格預計增長2.84%,這一增幅相較於2021年和2022年的高位(分別為6.36%和5.36%)有所緩和,但若缺工問題未能改善,這一漲勢難以逆轉。此外,儘管8月的材料類價格(如鋼筋和型鋼,分別年減3.96%、2.12%)有所下跌,但對整體指數的影響相對有限。

總體而言,主計總處公布的8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顯示出勞務類價格的持續上漲,反映出市場上的供需不平衡。未來,若缺工問題仍然存在,勞務類價格可能會繼續保持高位,這將進一步推動整體建築營造與裝潢修繕成本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