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房地產比較賺?上市紡織廠紛紛轉型


觀看次數 728 | 發布日期:2020-12-25
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紡織業崛起,國內除少數生產機能、環保回收等利基產品,或是能夠打進國際品牌供應鏈,能夠繼續保持獲利,其餘營運多半掙扎。不少上市紡織大廠近年紛紛淡出紡織事業,轉型方向都和不動產有關。

國內上市紡纖廠三洋紡(1472)上月宣布桃園廠停產,紡織營運逐步縮減,公司急思轉型之路,12/24日發佈以7.75億元收購上鋌營造,跨足營造事業。其實不只三洋紡,包括宜進、立益、廣豐等國內老牌紡織廠這幾年都陸續淡出紡織業,轉型方向都和不動產有關。

原本生產毛巾的廣豐,數年前就開始轉型,憑藉過去留下的舊廠,在桃園八德一帶擁有大筆土地,進行資產開發和商場租賃,在桃園八德打造廣豐新天地購物中心,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廣豐10月底宣布以46.8億元出售廣豐新天地的土地及建物予國泰人壽。廣豐公司表示,處分「廣豐新天地」購物中心後,短期內公司的合併營收會下降,但處分商場將土地資產變現償還貸款後,將大幅降低負債減輕利息,改善財務結構,將有更充裕的營運資金發展核心業務。未來將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只要找到好的標的包括餐飲物業管理、醫療健康事業,都會持續評估。

經營棉紡的立益因不堪長年虧損,2017年宣布桃園紡紗廠關廠停產,轉型物流倉儲。立益自1994年成立立益物流後,整體物流需求大增,造成倉庫物流業務已超出現有的設置,加上台灣傳統產業的式微下,立益開始全力投入物流產業之經營,由原來的南崁倉營運至今日的平鎮物流園區開發。立益已從紡織業轉型為大型的物流公司,立益一開始也是為活化桃園舊廠土地,跨足不動產開發,而為提高附加價值,立益切入倉儲物管理,目前在南崁、楊梅、幼獅和平鎮都設有物流服務據點,客戶包括IKEA、誠品等。

宜進去年底宣布旗下臺南廠的加工絲部門停產,等於公司全面退出紡纖品生產,宜進積極轉型「包租公」,持續獵房,去年就向遠雄買下不少筆位在汐止的不動產,12/24再公告,砸下4.7650億元,加碼買下新北市汐止區昊天段872地號、同新段6地號的「遠雄U-TOWN」,包括土地約99.60坪,建物約1,460.92坪,及停車位12個。希望透過投資性不動產出租,為公司創造穩定租金收益。

紡織業當初建廠需要大筆土地,如今舊廠結束生產後,土地因都市更新,閒置廠房相當有價值,許多紡織廠進行土地資產活化,累積經驗值之後,順勢轉型不動產相關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