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勞工於戶外工地脫口罩用餐,受罰合理嗎?
觀看次數 1298 | 發布日期:2021-05-21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國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外出必須戴口罩,否則違規最高開罰1.5萬,但各縣市在執行法規時,有許多情況沒有一致的標準,導致民眾熱議。
例如新北市發生一起違規事件,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指控,員警19日在沒戴工程安全帽、沒穿安全鞋的情況下,不顧勸阻執意進入到三重某工地,開罰未戴口罩的工人。
這件事引起許多網友熱議,有人覺得警方太嚴格,「大熱天要怎麼呼吸,特別是還要工作」、「工地內也要抓,那要勞工怎麼帶,只要一流汗,口罩一定全濕啊,上工一天是要換幾個」、「防疫很重要我知道,但全台灣勞工那麼多,有人有解決方案嗎?」。
也有許多人支持警方開罰,「病毒才不會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工作,只要是人,它就有辦法讓你感染」、「疫情持續擴散,工作戴口罩固然辛苦,但是如果不忍耐,一旦全國封城了,別說戴口罩,連工作機會都沒有」、「等到確診就知道了」、「難怪台灣守不住,就是這種人」。
另外很多工人頂著大太陽戴口罩做工,中午時間購買餐盒用餐,只能隨處找個陰涼空地就地用餐,但因用餐時需取下口罩,也可能因此遭罰。按照防疫規定,不論是在戶外吸菸、飲食,只要民眾把口罩摘下來,都可依法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
對於執法的標準,媒體也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許多餐廳為了防疫取消內用座位,餐點改為外帶,許多戶外工作者無處用餐,只能在外脫口罩吃飯,若被開罰該怎麼處理?陳時中表示,這樣的情況之前有和地方政府討論,對於必須在外勞動的勞工,沒有地方吃飯該如何安排…等等,他說當初頒布相關規定,主要是告訴民眾如果做出這些行為可能意味著有風險,但對於藍領勞工因在外吃飯、沒戴口罩就被開罰,「這樣並不適合。」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工地工程人員要找適當地點飲食、喝水,這是基本生活所需,但也希望保持社交距離。他表示,此部份可以允許不配戴口罩,飲食喝水時也請保持社交距離,其他時間還是需配戴口罩。目前疫情依然嚴峻,即使有許多委屈或不方便,也只能請大家儘量多多配合了。
例如新北市發生一起違規事件,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指控,員警19日在沒戴工程安全帽、沒穿安全鞋的情況下,不顧勸阻執意進入到三重某工地,開罰未戴口罩的工人。
這件事引起許多網友熱議,有人覺得警方太嚴格,「大熱天要怎麼呼吸,特別是還要工作」、「工地內也要抓,那要勞工怎麼帶,只要一流汗,口罩一定全濕啊,上工一天是要換幾個」、「防疫很重要我知道,但全台灣勞工那麼多,有人有解決方案嗎?」。
也有許多人支持警方開罰,「病毒才不會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工作,只要是人,它就有辦法讓你感染」、「疫情持續擴散,工作戴口罩固然辛苦,但是如果不忍耐,一旦全國封城了,別說戴口罩,連工作機會都沒有」、「等到確診就知道了」、「難怪台灣守不住,就是這種人」。
另外很多工人頂著大太陽戴口罩做工,中午時間購買餐盒用餐,只能隨處找個陰涼空地就地用餐,但因用餐時需取下口罩,也可能因此遭罰。按照防疫規定,不論是在戶外吸菸、飲食,只要民眾把口罩摘下來,都可依法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
對於執法的標準,媒體也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許多餐廳為了防疫取消內用座位,餐點改為外帶,許多戶外工作者無處用餐,只能在外脫口罩吃飯,若被開罰該怎麼處理?陳時中表示,這樣的情況之前有和地方政府討論,對於必須在外勞動的勞工,沒有地方吃飯該如何安排…等等,他說當初頒布相關規定,主要是告訴民眾如果做出這些行為可能意味著有風險,但對於藍領勞工因在外吃飯、沒戴口罩就被開罰,「這樣並不適合。」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工地工程人員要找適當地點飲食、喝水,這是基本生活所需,但也希望保持社交距離。他表示,此部份可以允許不配戴口罩,飲食喝水時也請保持社交距離,其他時間還是需配戴口罩。目前疫情依然嚴峻,即使有許多委屈或不方便,也只能請大家儘量多多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