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不受房市影響,營造業前景更旺


觀看次數 1675 | 發布日期:2023-10-16
最近幾年建築業歷經缺工、缺料、工資漲、景氣緊縮及打房,大多數建商以減少推案量保守因應,然而做為建築的生產單位-營造業,似乎沒有受到影響,手上握有公共工程案量的業者,業績反而看旺,普遍預期今年營收獲利可維持去年水平或小幅成長,加上進入年底趕工入帳高峰,第四季旺季可期待。

歸納營造業現在如此搶手,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前瞻計畫全面加持:政府在全台推動的前瞻計畫,從基礎建設、交通、能源、科技...全面投入,大量吃掉營造量能,而前瞻計畫尚未結束,營造業前景可期。
2.科技業產能擴建需求增加:民間科技產業不斷發展,建築工地發包需求快速擴張,全台工業區工廠搶地搶建,營造廠接到手軟,而且發包價格仍在走高當中。
3.台商回流帶旺:自美中貿易大戰後,台商陸續回台設廠,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科技業,工廠與廠辦相關的營造需求同步增加,也讓營造業變得更搶手。
4.公共建設預算持續編列:除了市場需求,國發會通過的「113年度重大公共建設計畫經費編列」,預算合計2073.09億元,為近十年新高,明年建設需求量大,營造業好時光還未結束。

營造業的案件質與量皆有改善,與疫情期間政府標案推不動嚐到苦果後,態度變的比較務實也有關係。公共工程近幾年流標率多在10%左右,工程會透過近5年流標案例檢討,發現個案流標主因,多是招標機關應作為而未作為所導致,包括未按實際價格編列預算、未按實際需要訂定工期、及契約書圖規定不合理,另案量過於集中也是導致廠商觀望的原因。
在政府意識到諸多成本問題後,近期重大公共工程案的毛利率有所提升,更有利業者的投入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