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打破10多年平穩價格,水泥價格上漲
觀看次數 713 | 發布日期:2021-05-06

去年開始,台商回流房地產市場銷售增加,導致開工率提升,且科技廠商回台投資增加,科技廠辦建案多,帶動水泥需求量增加。而今年以來,全球原物料價格都在上漲,生產的水泥原料之一煤炭,價格上漲四成多,加上船運、陸運等運輸費用增加一倍以上。國內水泥廠目前只有台泥、亞泥及信大水泥、潤泰、幸福及東南等幾家生產,政府要求水泥廠逐年減量生產,產能有限,因此這幾年,進口水泥的數量一直在逐年增加,而今年以來,全球船運價格飆漲;市場指出,進口水泥價格因此有漲價空間,國內水泥廠在產能有限、需求增加下,預期也會隨市場機制進行調漲。
目前北部地區水泥價格每噸約在2,300元上下,這個價格已維持10多年以上。台灣區水泥公會統計,目前國內水泥市場每年供給量約在1150萬噸上下,主要生產水泥廠以台泥、亞泥、信大水泥為主,國內水泥廠的產量約占市場的八成、國外進口水泥則占20%。這波由台泥首先帶頭調漲,亞泥、信大、潤泰等水泥廠也都有成本壓力,預期第二季前,將會帶動水泥全面性的漲價。由於水泥為所有建設、工程主要原料,又是大宗民生物資之一,牽動預拌混凝土、砂石、爐石等建材供應鏈的市場行情。
國內預拌混凝土公會4日指出,上個月預拌混凝土廠水泥進貨每噸已漲50元,預計這個月還要調漲50元,總計二次調幅將達4%左右。而在爐石部分,由於國內有五成以上的供應仰賴進口,在船運費用飆漲下,市場早已傳出,爐石價格蠢蠢欲動,在水泥喊出漲價後,爐石的價格一定也會有所波動。
至於砂石部份,依工程會的統計,國內供應無虞,沒有漲價的空間;不過,北部地區的預拌混凝土廠反映,北部砂石主要來源之一的「東砂北運」成本大增、「南砂北運」費用太高,北部的砂石業者早在去年底就喊出要漲,在水泥廠為反映運輸成本增加而調漲水泥價格,市場已傳出,砂石業者可能比照水泥廠,調漲砂石價格來反映成本壓力。
營運壓力最沉重的應該是預拌混凝土廠。預拌混凝土價格的組成成分比例約是砂石約占45%、水泥占25%、運輸成本15%、灰飛及爐石各占約2%。在砂石、水泥、爐石、灰飛、運輸等價格都喊漲下,成本的負擔可想而知。水泥漲價是否真會掀起砂石、預拌混凝土、爐石等建材市場行情一波跟漲風,除了政府工程委員會等相關單位,為穩定物價緊盯業者動作,營造廠、建設公司勢必在擔心缺工、缺料下,更加深對營建成本增加的擔憂。
目前北部地區水泥價格每噸約在2,300元上下,這個價格已維持10多年以上。台灣區水泥公會統計,目前國內水泥市場每年供給量約在1150萬噸上下,主要生產水泥廠以台泥、亞泥、信大水泥為主,國內水泥廠的產量約占市場的八成、國外進口水泥則占20%。這波由台泥首先帶頭調漲,亞泥、信大、潤泰等水泥廠也都有成本壓力,預期第二季前,將會帶動水泥全面性的漲價。由於水泥為所有建設、工程主要原料,又是大宗民生物資之一,牽動預拌混凝土、砂石、爐石等建材供應鏈的市場行情。
國內預拌混凝土公會4日指出,上個月預拌混凝土廠水泥進貨每噸已漲50元,預計這個月還要調漲50元,總計二次調幅將達4%左右。而在爐石部分,由於國內有五成以上的供應仰賴進口,在船運費用飆漲下,市場早已傳出,爐石價格蠢蠢欲動,在水泥喊出漲價後,爐石的價格一定也會有所波動。
至於砂石部份,依工程會的統計,國內供應無虞,沒有漲價的空間;不過,北部地區的預拌混凝土廠反映,北部砂石主要來源之一的「東砂北運」成本大增、「南砂北運」費用太高,北部的砂石業者早在去年底就喊出要漲,在水泥廠為反映運輸成本增加而調漲水泥價格,市場已傳出,砂石業者可能比照水泥廠,調漲砂石價格來反映成本壓力。
營運壓力最沉重的應該是預拌混凝土廠。預拌混凝土價格的組成成分比例約是砂石約占45%、水泥占25%、運輸成本15%、灰飛及爐石各占約2%。在砂石、水泥、爐石、灰飛、運輸等價格都喊漲下,成本的負擔可想而知。水泥漲價是否真會掀起砂石、預拌混凝土、爐石等建材市場行情一波跟漲風,除了政府工程委員會等相關單位,為穩定物價緊盯業者動作,營造廠、建設公司勢必在擔心缺工、缺料下,更加深對營建成本增加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