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營造工程物價創13年新高,建商封盤待房市回溫


觀看次數 438 | 發布日期:2021-08-13
去年下半年起,台灣防疫得當,加上資金極度寬鬆、台商回台投資等議題,帶動房市價量齊揚,投機炒作風氣更為盛行;政府去年底至今年初,推出一波又一波打炒房措施,並搭配制度改革,希望達到健全房市之效。房市在政府連續重拳之下,已經明顯降溫,買氣更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陷入急凍,然而營建成本高漲、建地稀缺,建商普遍有惜售心態,導致房市供給不足,仍進一步推升房價上漲。

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涵蓋115個查價項目,權重較大的項目有預拌混凝土、鋼筋、型鋼、瀝青混凝土,工資類權重影響也蠻大,材料大概6成、工資跟機器設備租金4成。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持續攀高,年增率擴大到2%至4%的區間,今年上半年更是漲勢驚人,5月年增率正式突破雙位數、達11.55%,6月持續放大至13.02%,為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增幅。今年上半年營造工程物價年增8.82%、創13年以來同期最大漲幅。

目前國際基本金屬、鐵礦砂等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居高不下,影響國內工業、營造建材物資價格,如鋼筋、水泥、電纜電線等,都是受到國際原物料行情波動影響;此外,機具租金、工資等服務費用也因缺工而有不小幅度成長,營造成本居高不下,建商為了反映成本,房價難有下跌空間。今年推案或已開工的建案,有很多建商礙於營造成本不斷推高,乾脆先封盤,等到完工後再推成屋銷售。

有業內人士透露,疫情期間以表面上來看,房市交易量萎縮,實際上各建商獵地動作還是持續進行,房市下半年剛性需求仍在,近一年來原物料價格飆漲推升,預期未來房價還是會漲,因為台灣最重要的還是利率和經濟表現,在本土疫情趨緩後,中南部來客數及成交都慢慢回來,北部地區 7 月也漸漸回溫,來客數已明顯增加,建商隨著疫情狀況來調整推案,如果疫情像現階段是可控,預期就會爆量推案。因此儘管房地合一與實價登錄雙2.0上路,但房市在高通膨、高經濟成長、高資金回流及低利率等「三高一低」的支撐之下,第三季雖然會遇到傳統鬼月淡季,但建商仍打算「絕地大反攻」,相當看好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