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台灣第一座智能外役監獄2021啟用
觀看次數 539 | 發布日期:2020-12-11

台灣監獄老舊,法務部矯正署將在桃園八德國防大學後方,興建全台第一座智能外役監獄,導入物聯網技術,降低獄方管理負擔,預計2022年第三季完工,將可容納1,848位外役監受刑人,。
全台灣目前有26座監獄,大多屋齡老舊,為提升管理效率,在全台進行監獄更新工程,八德外役監獄完工後,將成為台灣首座智能監獄,工程第一階段,預計於 2021 年第二季完工並正式啟用,將可容納 840 位外役監受刑人;第二階段預計於 2022 年第三季完工,將可容納1,848 位外役監受刑人。
八德外役監獄工程整體電氣、給水、監控、綠建築等技術難度與複雜度皆較一般工程高,除了讓監獄長「智慧」外,整體運用環保耐候等材料與鋼構,也整合綠能、遮陽隔熱、雨水回收、基地綠化保水等綠色環保解決方案設置,既保有建物的安全監控、防爆、穩固等功能性需求,其外觀活潑的視覺效果與綠色環保建築,亦讓八德外役監獄擺脫冷冰冰的監獄形象。
台灣首座電子監控監獄,具人臉辨識管理功能
負責施工的同開科技工程協理溫雅貴表示,八德外役監獄所引進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在一些人員管理上,在牆壁中也有埋設一些感應器,監獄中重症病患、高度戒備犯人亦採科技管理,透過類似手錶的裝置,讓管理單位隨時掌握其健康情形。由於台灣每年愈來愈炎熱,因此通風設計比舊式監獄先進,每樓層也特別挑高4米以上,溫雅貴表示,挑高除了通風以外最主要是安全性考量。
法務部26座監獄,大多年分久遠需要更新
事實上,八德外役監獄原來的承包營造廠倒閉,才由同開科技接手,同開科技表示,在各應用技術整合及的工程人員合作下, 整合數位化需求,導入建築資訊模型(BIM)於工程的設計施工流程中,透過 BIM 模型來結合不同建築設計師的專業設計,握建築外觀、結構、機電、管線到軟體上的維運管理作業。
全台灣目前有26座監獄,大多屋齡老舊,為提升管理效率,在全台進行監獄更新工程,八德外役監獄完工後,將成為台灣首座智能監獄,工程第一階段,預計於 2021 年第二季完工並正式啟用,將可容納 840 位外役監受刑人;第二階段預計於 2022 年第三季完工,將可容納1,848 位外役監受刑人。
八德外役監獄工程整體電氣、給水、監控、綠建築等技術難度與複雜度皆較一般工程高,除了讓監獄長「智慧」外,整體運用環保耐候等材料與鋼構,也整合綠能、遮陽隔熱、雨水回收、基地綠化保水等綠色環保解決方案設置,既保有建物的安全監控、防爆、穩固等功能性需求,其外觀活潑的視覺效果與綠色環保建築,亦讓八德外役監獄擺脫冷冰冰的監獄形象。
台灣首座電子監控監獄,具人臉辨識管理功能
負責施工的同開科技工程協理溫雅貴表示,八德外役監獄所引進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在一些人員管理上,在牆壁中也有埋設一些感應器,監獄中重症病患、高度戒備犯人亦採科技管理,透過類似手錶的裝置,讓管理單位隨時掌握其健康情形。由於台灣每年愈來愈炎熱,因此通風設計比舊式監獄先進,每樓層也特別挑高4米以上,溫雅貴表示,挑高除了通風以外最主要是安全性考量。
法務部26座監獄,大多年分久遠需要更新
事實上,八德外役監獄原來的承包營造廠倒閉,才由同開科技接手,同開科技表示,在各應用技術整合及的工程人員合作下, 整合數位化需求,導入建築資訊模型(BIM)於工程的設計施工流程中,透過 BIM 模型來結合不同建築設計師的專業設計,握建築外觀、結構、機電、管線到軟體上的維運管理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