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營建產業淪為慘業,政策有望調整?


觀看次數 228 | 發布日期:2023-02-08
全台灣房價在疫情爆發的2020至2022年期間大漲,政府為抑制房市的非理性繁榮現象,召集內政部、中央銀行、金管會、財政部等相關部會提出9項具體作為,內容包含選擇性信用管制、強化金融風險管理、預售屋稽查及查核不動產交易所得等,並調整相關稅制…等,讓建商叫苦連天,日前多家公會聯合建請內政部研議放寬多項措施,除土建融資管制之外,包含營建移工申請限制、營建物料進口管制、棄土處理…也是目前營建業面臨的重大困難。

有建商表示,過去從購地、興建、完工交屋至財務結算,若進度管控得當,只須約3年即可開發,然而現在受限資本利息大增、營造施工費上漲、管銷費用攀升…等因素影響,平均開發年數增加至6年起跳,利潤也從14%縮水剩4%左右,甚至出現倒虧,淪落為「慘」業,呼籲政府若不適度鬆綁,中小建商爛尾樓機率恐提高。

例如購買都市計畫區內土地貸款最高成數降至5成,並保留其中1成要動工後才能撥款,等於建商僅取得4成融資,加上金管會調整不動產抵押貸款風險權數,銀行核放貸款緊縮,開發商為籌得更多資金來源,可能得轉向高利率的融資公司進款,不只造成貸款成本增加,也無形間拉長了開發時程。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後,風波持續延燒,其中限期建商取得土融之後必須在18個月內開工,更讓建商直跳腳。

另外在營建移工方面,目前只有符合「公益性」的工程才能申請移工,一般民間住宅、商辦仍不得申請移工。而在營建物料進口管制方面,例如目前大陸水泥、磁磚進口須課徵反傾銷稅,業者希望暫時放寬建築相關營建物料進出口限制,或針對關鍵原物料予以關稅減免,以有效降低建築成本等。另外,在營建廢棄物處理方面,希望政府成立公營棄土場,讓正規業者有價格合理又合法環保的廢棄物掩埋去向。

內政部對上述陳情回應稱,因涉及央行、金管會、勞動部、經濟部工業局以及環保署等單位,會依據業者提出的意見在近日和各部會研擬,將各方聲音、意見和各部會溝通討論,實際仍待公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