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 行業新知

搶工建廠排擠民間,建商還要頭痛好幾年


觀看次數 15323 | 發布日期:2023-08-21
過去的3年多,是各大小建商找施工單位最痛苦的時期,由於包商叫不到工人,手邊的建案和工程已經做不完,建商要發大包都沒有包商願意報價。根據媒體報導,自新冠疫情爆發迄今以來,通膨、缺工等問題墊高營造成本,鋼筋、水電和模板工資、及房屋造價成本,至今已分別上漲25%至122%。

以營造廠發包的成本來看,南台灣住宅建案每戶水電工資,在疫情爆發時已達45萬元,並從2020年一路挺進到目前至少100萬元,4年間暴漲122%。模板工資也從2020年的每坪9千元,直達目前的1.45萬元,4年內大漲61%;整體的工料上漲,連帶使得15層樓的大樓造價,從2020年的每坪12萬元,上漲到目前的15萬到16萬元。

近期隨著政府打炒房、房市景氣開始翻轉,建商推案量也減少,加上政府放寬開放移工政策...等因素,有營建業者反映缺工問題似乎稍微緩和,對照行政部主計處統計,今年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也首見下滑,主因是金屬製品的價格弱化,不過其他包括水泥、砂石在內建材的並沒有明顯下降。

整體而言,去年迄今由於政策打房、房市欠佳,申報開工建案數量一年大減40%,確實使營建包商態度稍微放軟。但據消息指出,目前台積電的楠梓2奈米廠正在進行土建施工,FAB廠房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始鋼構吊裝,建廠工期大約一年,加上橋頭科學園區、屏東科學園區、嘉義科學園區的開闢,既有的路竹科學園區也有建廠案,營造發包需求量還是很高。

業內人士表示,以最缺乏、漲價也最凶悍的機電工程為例,在台積電搶工,祭出保證15%利潤的利誘之下,沒有任何一家機電包商拒絕得了,且施工期間的通膨漲價,台積電全包,萬一工料下跌,額外利潤則由機電包商賺進口袋,面對台積電強悍搶工,民間建案與公共工程業者都無力招架。

因此目前中南部的營建包商報價都不比北部便宜、甚至更高,即使少部分態度有軟化,但大部分仍待價而沽,目前營造市場缺工缺料的問題仍然難解,工料緩解恐要再等至少2-4年,後續營建成本情況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