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進入傳統旺季,鋼筋價格有支撐 ?

撰文者: | 2023-10-30

鋼筋大廠豐興今日(10/30)開出本週盤價,由於國際原料持續呈現量縮小跌,國內廢鋼收購價、鋼筋基價皆以平盤開出,維持每噸新台幣10700元、19100元,型鋼產品則因市場行情波動較小,本週同樣以平盤每噸26300元開出。回顧上週,廢鋼下跌200元,已連三週下跌,鋼筋基價每公噸下跌400元,連跌兩週,型鋼產品基價則持續維持平盤。豐興公司表示,雖然房地產市況冷卻,但鋼筋10月出貨量明顯優於第3季均量,第4季市況「旺季有旺」,而在鋼筋銷量成長帶動下,預估第4季總銷量可望維持正成長。

政府近年推出的諸多打炒房措施對營建業帶來巨大衝擊,今年以來鋼筋先行指標「建照執照統計」之件數及樓地板面積,皆較去年同期衰退,分別年減21%、18%。房市表現冷清,連帶影響鋼筋需求,升息也讓購屋負擔加重,消費者觀望濃厚,建商只好放慢推案速度,除非建照無法展延,或是為了土、建融限期開發不得不動工,否則多數建商都緩推新案、甚至取消推案,導致鋼筋需求大減,價格頻頻失守。

進入第四季,因工地習慣於年底趕工,且較不為第三季的颱風、高溫等不利動工因素影響,通常被認為是鋼筋產業旺季。另外中國持續推行降低粗鋼產能,觀察10月中旬狀況,減產態勢確立,對鋼價有正面影響,加上國際原料包含鐵礦砂、焦炭近期價格波動較小,為鋼筋價格帶來支撐。

不受房市影響,營造業前景更旺

撰文者: | 2023-10-16

最近幾年建築業歷經缺工、缺料、工資漲、景氣緊縮及打房,大多數建商以減少推案量保守因應,然而做為建築的生產單位-營造業,似乎沒有受到影響,手上握有公共工程案量的業者,業績反而看旺,普遍預期今年營收獲利可維持去年水平或小幅成長,加上進入年底趕工入帳高峰,第四季旺季可期待。

歸納營造業現在如此搶手,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前瞻計畫全面加持:政府在全台推動的前瞻計畫,從基礎建設、交通、能源、科技...全面投入,大量吃掉營造量能,而前瞻計畫尚未結束,營造業前景可期。
2.科技業產能擴建需求增加:民間科技產業不斷發展,建築工地發包需求快速擴張,全台工業區工廠搶地搶建,營造廠接到手軟,而且發包價格仍在走高當中。
3.台商回流帶旺:自美中貿易大戰後,台商陸續回台設廠,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科技業,工廠與廠辦相關的營造需求同步增加,也讓營造業變得更搶手。
4.公共建設預算持續編列:除了市場需求,國發會通過的「113年度重大公共建設計畫經費編列」,預算合計2073.09億元,為近十年新高,明年建設需求量大,營造業好時光還未結束。

營造業的案件質與量皆有改善,與疫情期間政府標案推不動嚐到苦果後,態度變的比較務實也有關係。公共工程近幾年流標率多在10%左右,工程會透過近5年流標案例檢討,發現個案流標主因,多是招標機關應作為而未作為所導致,包括未按實際價格編列預算、未按實際需要訂定工期、及契約書圖規定不合理,另案量過於集中也是導致廠商觀望的原因。
在政府意識到諸多成本問題後,近期重大公共工程案的毛利率有所提升,更有利業者的投入與參與。

連6週平盤,鋼價後市不悲觀

撰文者: | 2023-10-02

鋼筋大廠豐興今(10/2)公告本週內銷盤價,本週廢鋼、鋼筋、型鋼產品報價皆與上週持平,廢鋼、鋼筋連6週平盤,型鋼連15週平盤。由於國際交易清淡,美國大船廢鋼本週無報價,日本H2廢鋼、澳洲鐵礦砂本週價格皆略為下跌。

豐興公司在本週公告內銷盤價後,廢鋼牌價維持每公噸1萬1300元,鋼筋每公噸1萬9700元,型鋼價格則維持在每公噸2萬6300元。雖然市場看似平靜,然而豐興指出由於原料價格持穩,且台幣貶值,下游不看壞後勢,9月下旬買盤陸續進場,各鋼筋廠都有訂單進帳,下游業者購買態度也轉趨積極,市場維持相對樂觀的溫度。

市場人士認為,市場維持平盤已久,目前中國十一長假,短期鋼筋市場變化有限,但若未來國際廢鋼市場有風吹草動,或是盤商及工地客戶庫存去化加速,可望再回補庫存、釋出買盤,屆時鋼廠可順勢收獲新一波訂單。

國際部分,日本廢鋼收購價持穩,但亞洲成品需求仍弱、交易清淡,且日元仍然弱勢,因此價格下跌,日本H2廢鋼本週小跌為每公噸為372美元。

美國貨櫃廢鋼與上週持平、維持每公噸372美元,美國廢鋼儘管國際交投清淡,但收集成本高、加上海運費相對上漲,出口價格仍然有撐,本週價格與上週持平。

澳洲鐵礦砂則因中國當地國慶長假影響,原料與半成品市況皆相對保守,螺紋鋼亦持穩無力,價格自上週的小幅上漲翻轉下跌。澳洲鐵礦砂自每公噸123美元下跌至118.65美元。

首波移工不夠用,第二波再加7000人

撰文者: | 2023-09-26

為了改善營造業缺工情形,政府今年8月1日公告受理一般營造業移工申請,首波共8000名額度,自開放受理至今,共計核配9048名移工,超出原先規劃的配額,勞動部同意再增額第二波7000名額度,總計有1.5萬名外籍移工額度,供綜合營造業、專業營造業及土木包工業者申請核配。

移工核配審查小組是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等機關代表及專家學者組成,依照分配額度及實際申請情形來進行核配討論,由於首波符合申請資格的甲等綜合營造業所申請移工名額,已超過首波可分配的8000名額度,加上其承攬工程規模達一定門檻可申請引進專案移工,經討論後分配比例採9成額度來進行分配,其餘營造業別則採全額分配。

根據「營造業申請引進移工雇主資格認定」規定,必須具管理能力、照顧本國勞工及承攬工程達一定規模才能提出申請,並有增額獎勵機制,例如近三屆曾獲金質獎、金安獎最高榮譽殊榮者,可給予10%移工獎勵額度;另外對於過去三年曾發生重大工安、職災者,以及未按營造業法申報淨值或逾複查換證期限的情形,則扣減移工分配名額。取得雇主資格認定的業者,後續還要向勞動部辦理本國勞工求才登記後,才能進行移工招募事宜。

連續三個月上揚,營造業景氣好轉了?

撰文者: | 2023-09-26

台經院最新公布今(2023)年8月份景氣調查,受惠於8月有多項公共工程新案陸續啟動,商辦建設熱度提高,加上未來政府建設力道仍大,故營造業看好當月與未來半年景氣表現,而不動產業雖因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對預售屋市場造成衝擊,但因部分買方轉往成屋市場,加上青年安心成家2.0政策正式上路,對於房市交易量具正面效益,營建業測驗點則呈現第三個月上揚的格局。

有鑑於8月有多件公共工程新案啟動,且在建土木工程進展亦順遂,加上中央、地方政府為兌現選舉承諾積極推動社宅建設進程,均對土木工程業者營收產生挹注效果,故2023年8月營造業景氣以好轉視之。

展望未來,由於政府下半年陸續釋出重大工程案,且公建預算執行情況亦屬良好,又行政院公布2024年預算案內容,公建預算規模持續上升,因此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以好轉看待。

其次不動產業方面,2023年8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1.6%,係因青年安心成家2.0政策於8月上路,使得本來就有買房需求的自住客陸續進場購屋,尤其是相對平價的蛋白區買氣表現較為穩健。

展望未來,儘管房市景氣不至於再探底,但因政策面還是會繼續扮演關鍵干預的角色,國內總統大選話題熱度提高將稀釋對於房市的關注度,且消費者期望房價鬆動心態未變,顯然國內房市景氣要達到快速回溫的程度依舊有其難度。

將上述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本次營建業2023年8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103.36點,較7月之98.77點上揚4.59點,呈現第三個月上揚的格局。

問題連環爆 ! 營造業的多事之秋

撰文者: | 2023-09-13

近期是營造業的多事之秋,日前基泰建設「基泰大直」建案施工不慎,導致台北市大直街民宅大規模傾斜,負責施作連續壁的廠商被臺北市政府對外揭露為「齊崴營造」,並喊話後續還會公布一系列相關營造廠、下包廠名單,「一個都不要跑掉,讓大家可以避開雷區」。

無獨有偶北市公共工程也爆出弊端,今年八月才落成的建成綜合大樓,被多家廠商出面指控,負責施工的「勁強營造」拖欠工程款項,總金額高達1800多萬元,工程都已經完工沒給錢,讓下包業者發不出錢給工人,大嘆快無路可走,積欠的部分,包含空調、水電點工、機電、消防水配管、焊接點工、排煙風管、工程繪圖和模板工程,統計對下游廠商共積欠1800多萬元。

「建成綜合大樓」是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拍板定案,耗資5.2億元改建的建設,總共歷時3年才改建完成,目前勁強營造的問題,不只積欠款項,也浮報工程款再追加,工程本身也出現不少問題,天花板漏水就像小型瀑布,地下二樓、四樓地板也有多處淹水,截水溝沒有按圖施工,陽台排水溝也有設計瑕疵。

按照常理,市政府如果已經依約付款,勁強公司就必須按照合約付款給下包,否則就是把政府的錢中飽私囊,沒有給下游應有的款項。接獲陳情的議員表示,無論是機電工程、空調工程,乃至於鐘點工,都受到勁強公司無理拖欠款項,實在是非常可惡。點工理應在當天施工結束之後就收到款項,然而現在沒有收到款項,讓這些點工師傅陷入困境、十分無奈。

「監造」與「監工」,傻傻分不清楚?

撰文者: | 2023-09-13

日前立法委員高嘉瑜在臉書發文,基泰大直建案起造、承造、監造大有問題,設計、監造都是建築師同一人,「球員兼裁判」。這篇發文立即引爆建築師群炸鍋,其實設計、監造同一人並不違法,且是業界常態,因此建築師們紛紛至高嘉瑜臉書留言批評她不認識現行法令、不理解建築專業分工,而建築師公會隔日也發聲明,希望導正視聽。

依照目前建築法及相關法令,建築物的興建,區分為起造人、設計人、監造人及承造人,而承造人還必須設有負擔工地施工責任之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以上各相關人依照法令規定各司其責。另外設計人及監造人職責及功能不同,本來就可以為同一人擔任。

而建築師法中規定,建築師接受委託,辦理建築物及實質環境的調查、測量、「設計」、「監造」、估價、檢查、鑑定...等各項業務。建築師承擔建築物「監造」的業務,是為了實現建築師「設計」之理念。要釐清的是,建築師監造內容尚不包含工地現場之施工方法、工程技術、工作程序及施工安全。

所以為了確保施工時的公共安全,「承造人」應依法設置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上述的人員除了督導工人按圖施工,負擔實質「監工」行為之外,還必須負承攬工程之施工責任,這個部分與建築師的「監造」行為有實質差別,如果依照過去法院相關判決之實務見解,「監造」並非「監工」,由此可以知道立委高嘉瑜誤解了建築師執業權責,所以一番「球員兼裁判」言論後,引爆建築師群這麼大的反彈風波。

唯一消防署認証、消防基金會認可之水基型、強化型滅火器

撰文者:雨田實業有限公司 | 2023-09-06

國內唯一一家真正具備自主研發滅火藥劑之專業廠商,研發顧問沈博士係前中科院之化學化工暨彈藥專家,具備國內非常罕有的「化學工程技師」證照。對各種火焰的構造與形成,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迥異於一般不具備「高階化學專業背景」之廠商,只能以國外進口之系統用滅火藥劑進行後置調配之做法。

我們的滅火器通過歐盟REACH規範下,199項的有害物質檢測,通過生物分解及化學分解測試,14天可被自然環境及光線分解99%以上,不傷害自然環境及產生毒害(沒有乾粉滅火器二氧化矽等致癌物之毒害),通過魚苗毒性測試(3~4cm大小的鯽魚100條,養魚測試96小時零死亡,使用後與土壤菌類結合分解後轉化為養分,滅火結束後,用水即可輕易清潔。(以上皆有SGS英文版本測試報告書)
版權所用、盜用必究。
雙認証」才是能保障身家性命的良心產品。

另外,還有非常多人偏愛【沒有認證且小容量的潔淨氣體滅火器】,以下幾點跟大家分享~~~

1、氣體滅火器通常沒辦法撲滅佔90%火災大宗的A類火災(普通火宅,木材、紙類等等),因為僅僅靠【窒息缺氧】來滅火,都會有【無法降溫再復燃】的問題,而且【操作者也容易缺氧昏迷於火場】。

2、倘若在戶外空間滅火,風一吹就沒辦法降低氧氣濃度滅火,僅能用於密閉空間之B 、C類火災滅火,侷限性非常大,而且室內施放,衝擊力更易揚塵造成火星擴散。高溫油鍋火災(F類)更是滅不了,會一直復燃蔓延。

3、千萬不要再執著於看似不殘留的【潔淨氣體滅火器】,如果用到【海龍替代滅火器】,光燃燒的產生物HF【氫氟酸,俗稱化骨水】,沾染到未污染的物品或吸入肺部,大概就是準備「下半輩子持續看醫生」了。

千萬不要再買來路不明,沒有政府認證又動輒5-6千元之潔淨氣體滅火器,真的一點作用都沒有。

為什麼斜槓來做這個良善生意,真的是不想好朋友們再被騙,買一些沒有用的滅火器放在家裡。如果以上我說的大家還是半信半疑的話,那就再續用含致癌物的乾粉滅火器,至少它確實對於滅火有「些許效果」,再怎麼樣也比買沒有認證的詐欺滅火器強。

ELIDEL FIRE 正版滅火球

撰文者:雨田實業有限公司 | 2023-09-06

這個才是我們公司正宗的依萊德滅火球系列產品,感謝化學老師 鄭先生的指導及說明。
產品不具有黑火葯,不具危險及危害性,爆炸時也沒有傷強大的威力會造成人身危險,請認明依萊德ELIDE FIRE 正宗品牌。如需要更詳盡介紹,可以詢問我。0987-162-166
球徑大小分為:
大顆:1300公克大顆
小顆:400公克
滅火球比較表及性價比等差異說明
1、球形本體不含有爆裂性、燃燒性等黑火葯物質。
2、球形本體之各成份比例:完整
3、認証:具有中國國家標準CNAS、EN、UL等標準認可。
4、應用環境:我牌可用範圍:a.家庭:倉庫、車庫、變電箱內、機車及汽車引擎等侷限空間或密閉空間。b.工廠:所有生產製造廠、廠辦大樓等,隧道、侷限空間或密閉空間等人為操作不易條件,24小時全年無休的自主監測。

建築貸款增幅創新低,但營造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

撰文者: | 2023-08-28

由於房市前景不明朗,缺工問題仍存在,原物料價格即便未再上漲,卻仍處高點,加上房市調控措施持續推行,這些都影響建商信心,中央銀行日前(8/25)公布今年7月的建築貸款餘額,月增量跌破百億大關,僅剩74億元,年增率下滑至7.52%,創2019年1月以來新低。

建築貸款餘額素有「建商信心風向球」之稱,央行研判平均地權條例條正案在今年7月1日上路,建商對此反應很大,不排除打到痛點,尤其新制上路後,建商也需要時間觀望市場變化,推案策略轉趨保守。

而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8/25公佈營建業景氣動向調查,隨著平均地權條例新法正式上路,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異造成房市交易量萎縮,導致建商信心不足,然而營造業受惠於資本市場資金陸續流入商辦投資項目,加上公共工程執行率維持超前情況,且政府持續擴大預算支出,均有助於帶動未來營造業表現。

根據調查,多數廠商表示雖然台灣7月後豪大雨和颱風拖累業者工程進度,房屋建築工程疲弱態勢持續,所幸公共工程新案陸續啟動,以及整體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月增率近乎持平,故2023年7月營造業景氣算持平。展望未來,由於公共工程執行率維持超前,又政府持續擴大預算支出,且8月政府開始受理營造業申請移工,因此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以好轉看待。

不動產業方面,2023年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2.4%,反映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上路,以及計畫執行的囤房稅輪番出爐,衝擊民眾購屋信心,進而使整體交易量持續萎縮。展望未來,因總體經濟情勢不如預期、房市調控措施持續、地緣政治動盪、總統大選前的干擾等緣故,買方不願貿然挺進房市,賣方推案亦有所縮手,故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相較於7月持續轉差。

搶工建廠排擠民間,建商還要頭痛好幾年

撰文者: | 2023-08-21

過去的3年多,是各大小建商找施工單位最痛苦的時期,由於包商叫不到工人,手邊的建案和工程已經做不完,建商要發大包都沒有包商願意報價。根據媒體報導,自新冠疫情爆發迄今以來,通膨、缺工等問題墊高營造成本,鋼筋、水電和模板工資、及房屋造價成本,至今已分別上漲25%至122%。

以營造廠發包的成本來看,南台灣住宅建案每戶水電工資,在疫情爆發時已達45萬元,並從2020年一路挺進到目前至少100萬元,4年間暴漲122%。模板工資也從2020年的每坪9千元,直達目前的1.45萬元,4年內大漲61%;整體的工料上漲,連帶使得15層樓的大樓造價,從2020年的每坪12萬元,上漲到目前的15萬到16萬元。

近期隨著政府打炒房、房市景氣開始翻轉,建商推案量也減少,加上政府放寬開放移工政策...等因素,有營建業者反映缺工問題似乎稍微緩和,對照行政部主計處統計,今年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也首見下滑,主因是金屬製品的價格弱化,不過其他包括水泥、砂石在內建材的並沒有明顯下降。

整體而言,去年迄今由於政策打房、房市欠佳,申報開工建案數量一年大減40%,確實使營建包商態度稍微放軟。但據消息指出,目前台積電的楠梓2奈米廠正在進行土建施工,FAB廠房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始鋼構吊裝,建廠工期大約一年,加上橋頭科學園區、屏東科學園區、嘉義科學園區的開闢,既有的路竹科學園區也有建廠案,營造發包需求量還是很高。

業內人士表示,以最缺乏、漲價也最凶悍的機電工程為例,在台積電搶工,祭出保證15%利潤的利誘之下,沒有任何一家機電包商拒絕得了,且施工期間的通膨漲價,台積電全包,萬一工料下跌,額外利潤則由機電包商賺進口袋,面對台積電強悍搶工,民間建案與公共工程業者都無力招架。

因此目前中南部的營建包商報價都不比北部便宜、甚至更高,即使少部分態度有軟化,但大部分仍待價而沽,目前營造市場缺工缺料的問題仍然難解,工料緩解恐要再等至少2-4年,後續營建成本情況仍待觀察。

跌不下去,鋼筋、廢鋼盤價今日同步小漲

撰文者: | 2023-08-07

鋼筋大廠豐興今日(8/7)開出本週盤價,型鋼產品基價本週持續平盤,國內廢鋼、鋼筋基價每公噸雙雙上漲200元,廢鋼止步4週平盤,鋼筋止步2週平盤,結束7月以來多為平盤的走勢。國內廢鋼每噸11,100元,鋼筋基價來到每噸19,500元,型鋼產品基價維持平盤,每噸26,300元。
豐興表示,國內廢鋼受到國際原料持平小漲,但台幣貶值,本週調漲國內廢鋼200元,而下游觀望買氣低迷月逾,但上週市場認知鋼筋下跌無望,因此買氣湧入,本週鋼筋跟隨原料上漲每公噸200元。
觀察本週國際原料行情,美國大船廢鋼無報價,日本2H廢鋼持平每噸380美元;美國貨櫃廢鋼報價小漲2美元,每噸至362美元;澳洲鐵礦砂從每噸109.6美元跌至104.7美元。
近期中國受颱風暴雨影響,壓抑鐵礦砂需求,加上小鋼胚、螺紋鋼,熱軋鋼品價格皆走跌,導致鐵礦砂價格連帶受影響,美國廢鋼依然有成本支撐出口價格,日本廢鋼則因國際需求不振,交投清淡,市場關注8月9日關東標開標價格,才會決定後市走向。

景氣動向調查,營建業再度轉為上揚

撰文者: | 2023-07-25

台經院公佈最新景氣動向調查,受惠於營造業未來半年景氣能見度較佳,特別是公共工程推動力道再擴大、政府開放營造業有條件申請移工方案將於8月正式上路所致,預期將有助於遏止勞務成本上揚之效果,因此根據廠商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6月營建業測驗點再度轉為上揚。

近期國內外經濟情勢, 全球經濟復甦動能依然脆弱,加上核心通膨壓力持續存在,雖然主要央行升息週期已接近尾聲,惟美、歐等經濟體高利率仍將維持一段時間,有鑑於2023年6月公共建設市場擴張、民間建築領域疲弱,再加上成本端也出現營造建材價格下跌,但勞務費用上升的僵持情況,故2023年6月營造業景氣算是持平。然而展望未來,由於政府為達成公建計畫經費達成率,預計公共工程推動力道將再擴大,況且政府開放營造業有條件申請移工方案將於8月正式上路,預期將可望部分遏止勞務成本上揚之效果,因此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以好轉看待。

其次不動產業方面,2023年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 -3.2%,主要是反映買賣雙方拉鋸的現象,買方認為政府打炒房,房價應大幅下滑,認知幅度與賣方讓利空間落差大,進而壓低成交量所致。至於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相較於6月,房市景氣恐仍顯黯淡,顯然先前房貸利率緩升的效應浮現、資金緊縮、房市供給增加、調控政策未鬆動、總統大選干擾因素加大等因素,將持續制壓未來半年整體市場的買氣。

將上述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本次營建業2023年6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5.77點,較5月之93.47點上揚2.30點,再次轉為上揚的格局。

6年半來首見,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連續下滑

撰文者: | 2023-07-20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為108.77,年減0.23%,首度連兩月呈現年減。這是睽違6年半,第一次出現連2個月衰退,短期造價似乎已漲到頂。進一步觀察各細項,水泥、砂石價格仍在高檔,滑落較為明顯的為金屬製品,其餘價格多在高檔盤整。然而工資指數6月仍創新高,顯示缺工、高工資狀況仍嚴峻。

統計顯示,2017年到2020年平均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漲1.42%至3.35%,整體造價還算平穩,不過2021年累計平均年增率達10.94%,而2022年累計平均上漲達7.36%,整體造價大漲,趨勢持續到今年前四月仍居高不下,以標準樓層的電梯大樓為例,造價甚至喊到每坪20萬元以上,尤其在地價相對較低的中南部,房價上漲帶動效應明顯,直到今年5、6月,終於在6年半後,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年增率首度看到下滑。

即使稍微下滑,但目前造價仍維持高檔,未來原物料還是有上漲的疑慮,尤其是混凝土,有碳足跡的問題,加上目前砂石缺乏,恐怕未來還會推升另一波上漲。另外,營造業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技術工及基本工資不斷上漲,這也導致未來營造成本應該會居高不下,新建案仍難有下修空間。

原物料價格回檔,工資雖仍維持高檔,但整體造價已經沒有繼續衝高,也代表建築成本刺激房價的因素已經解除,不過成本基期仍高,短期房價大幅修正的空間有限,建商開發期與銷售時間雙雙拉長,更考驗開發商的經營與財務能力。

本週盤價型鋼持平、鋼筋小跌,止步三連揚

撰文者: | 2023-07-17

鋼筋大廠豐興今日(7/17)開出本週盤價,鋼筋基價每公噸轉跌200元,國內廢鋼則持續平盤,型鋼亦維持平盤,已連續四週持平,調整過後廢鋼每噸10,900元,鋼筋每噸19,300元,型鋼每噸26,300元。

回顧前一週盤價,台幣貶值國際原料相對價高,國內鋼筋、廢鋼平盤,止步三連揚;型鋼產品也平盤,連續三週持平。豐興表示鋼筋在市場需求未顯著回升、競爭壓力仍在,本週報價平盤轉小跌,做為回應市場的聲音,維護公司在市場的競爭力,但目前國內外原料有撐,且大陸鋼價回升,收復前週跌幅,預期價格在低檔有支撐,鋼筋出貨狀況亦尚佳。

廢鋼方面,日本廢鋼因日幣上週急漲導致出口價格上漲,日本2H廢鋼從每公噸375美元上漲為380美元,但美國貨櫃廢鋼本週報價從每公噸368美元下滑至360美元,加上土耳其暴力升息導致匯率大貶,衝擊外購廢鋼採購能力,減緩採購力道,土國採購價下跌,國內廢鋼因國際原物料漲跌互見,因此採平盤因應,價格維持在每噸10,900元。

中國上週鋼品反彈,小鋼胚與螺紋鋼均呈現上漲,收復前週跌幅,鐵礦砂價格因此獲得支撐,出現上漲趨勢,目前中國市場持續傳出下半年減產,後續仍需持續觀察是否落實減產保價。

技職人數大降,缺工困境怎解?

撰文者: | 2023-07-05

根據教育部統計,從101學年到110學年,高職生人數從46萬人大減20萬,剩下26萬人,同期高中生從35萬人只降了6萬人來到29萬人,還反轉超越高職人數。政府近十多年來,持續推動多項技術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計畫,但技術型高職生人數卻驟降,不僅職業學校陷入經營危機,台灣也面臨嚴重缺工,引發技術人才消失危機。

除了就讀高職人數大減外,根據統計110學年度,高職生繼續升學比例達81.8%,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高職畢業生選擇升學,不僅與「技職教育法」的目標相違背,也造成產業缺基層勞工,未來要找水電工、土木工、技術工將愈來愈難。

仔細研究發現,從106學年至110學年,高職應屆畢業生升學的比例分別為79.4%、79.5%、80.6%、82.4%、81.8%,高職應屆畢業生繼續升學比例逐年上升,而且從108學年度開始,高職應屆畢業生的升學率都超過八成,與高職教育的精神「學生習得一技之長後投入產業界」似乎背道而馳。

根據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不限學歷、歡迎高中職的全職工作數有49.7萬個,相比5年前成長了34%,突顯業界人力嚴重不足。然而調查高職應屆畢業生,為何選擇繼續升學,原因主要都來自同儕、家庭壓力與社會的期待,例如:同學都繼續升學、不想與同學不同、只有高職學歷,會被別人取笑、不讀大學未來要承受更多社會異樣眼光...

然而很現實的問題是,即使畢業生升學到科技大學,四年後卻不見得能提高多少實務技術能力,與其在學校浪費四年青春和金錢,不如出社會歷練、習得一技之長,再視情況判斷是否再唸大學。

技職教育曾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基石,然而重視學歷文憑的社會風氣難以扭轉,但反過來想,當人人都是大學畢業,文憑其實只是一張紙,未來有競爭力的人才,反而是技職教育所培育出來、高度仰賴技術能力的勞動職務,才是真正難以被取代的。

最新景氣動向調查,營建業再度轉為下滑

撰文者: | 2023-06-26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日(6/26)公佈最新景氣動向調查,在營建業方面,5月測驗點再度轉為下滑,主要是由於營造業當月景氣轉差、不動產業未來半年展望趨於保守所致。

因住宅、廠房建設需求滑落之不利現象,加上人力費用持續上揚致使營造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廠商營運成本壓力仍大,故2023年5月營造業景氣以轉差視之。展望未來,雖然民間工程中的住宅、
廠房新案仍表現不佳,但由於未來半年政府將全力執行逾6,800億元公建可執行預算,同時成本端波動預計將較為緩和,因此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以持平看待。

其次不動產業方面,2023年5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33.7%,主要是受惠於地政機關當月上班天數較4月為多、短期新屋交屋潮,但5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年增率為-6.4%,為近三年同期新低,顯然買賣雙方依舊處於磨合期,不利於房市交易規模。至於未來半年不動產業景氣相較於5月,房市景氣觀望、謹慎以對仍是主基調,特別是6月央行又無預警第五度對於房市出手,代表著打炒房政策態度並未因交易量的走軟而有所鬆動。

將上述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本次營建業2023年5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3.47點,較4月之94.42點下跌0.95點,再次轉為下滑的格局。

量縮價緩跌,下半年房市格局幾乎已無懸念

撰文者: | 2023-06-20

不少建商前幾年口袋賺飽飽,趁房市熱大舉購地、繼續推案,但從去年第一季至今,央行連五升、共升息3碼,15日再祭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特定8縣市自然人第二戶房貸限縮,加上全球通膨、政經情勢較動盪,以及國內景氣下行,讓整體房市走冷、買氣降溫,許多建商資金壓力山大,實力較好的還可以支撐,不過銷售期勢必拉長,建商和代銷的銷售能力、財務結構,面臨新考驗,但實力不佳者就會開始盤出手上土地,暫緩推案、或是先不開案。

建商總太集團在19日的股東會上提案,將公司更名為「富華創新」,未來營業項目不再侷限房地產,創辦人吳錫坤表示「我很悲觀推估,未來常態性成交量,將會是2021年全盛時期的30%」,對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後的房市抱持悲觀看法,吳錫坤進一步說,台灣建築市場貼著政策走,目前政府走空、限制量能,引導資金不要進入房地產,而市場上營建公司還是這麼多,「營建業上市櫃公司,日後營收還能維持嗎?還是萎縮?我個人覺得是會萎縮」

而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指出,央行將繼續引領房市軟著陸,用「量縮價緩跌」來形容房市未來的格局,由於過去低利率的環境現在已經不存在,加上平均地權條例各種子法將於7月1日上路,房市投資客應該會逐步絕跡,未來房市也更加確立將以自住客為主這個方向。

在目前市況下,雖然房價急下跌不易,但買氣將持續「量縮」,有房產業者預期今年整體房市年減幅1成起跳,因為下半年房市並沒有太多利多條件,反而因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讓整體買氣持續低迷,因此全年衰退幅度將落在10%至15%,全年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可能落在27.1萬至28.6萬棟,直接摔破30萬棟。

大陸降息帶動需求,鋼筋盤價連兩週上漲

撰文者: | 2023-06-19

鋼筋大廠豐興今(6/19)公告本週內銷盤價,受到國際廢鋼、鐵礦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激勵,國内廢鋼每公噸上漲200元,鋼筋每公噸基價上漲300元,型鋼產品每公噸基價則開出平盤,觀察豐興盤價,型鋼較上週維持平盤,鋼筋、廢鋼皆為連2週上漲。豐興調漲價格後,廢鋼每公噸收購牌價為10,700元,鋼筋每公噸牌價為19,300元,型鋼每公噸牌價維持26,300元。

由於上週大陸啟動降息,房地產可望迎來利多加持,各種類鋼品價格持續反彈,鐵礦砂反彈續漲,然而大陸房地產是否穩定反彈、需求是否繼續回升,仍有待時間觀察。

本週美國大船廢鋼無報價,由於日本東京制鐵國內收購價上漲,帶動日本出口廢鋼順勢抬價,日本2H廢鋼上漲至每公噸380美元(約新台幣11700元);美廢則受惠鐵礦砂持穩續漲,增加底部支撐力道,美國貨櫃廢鋼上漲為每公噸370美元(約新台幣11400元);澳洲鐵礦砂自每公噸114.9美元(約新台幣3541元)上漲至115.8美元(約新台幣3568元)。

豐興公司表示,因本週四起(6/22)適逢端午連假,工作天數減少,下週一(6/26)業務週報暫停1次,行情如有變動,將機動反應調整。

打炒房再突襲 ! 八縣市第2戶貸款最高限七成

撰文者: | 2023-06-19

央行本月15日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利率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但意外加碼選擇性信用管制,對特定地區,包含六都、新竹縣、新竹市的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祭出貸款最高7成的限制,且自隔日6月16日起實施,完全不給寬限期,引起市場熱議,讓目前成交量低迷的房市再挨一記重拳。

央行2020年12月以來,四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至今,全體銀行的「建築貸款與購置住宅貸款」成長持續走緩,不動產貸款的逾放比率維持低檔。15日的理監事會議加碼祭出第五波信用管制措施,自然人在六都以及新竹縣、市購買第2戶,貸款從原本的無寬限期,再限縮到最高只有7成。近日在通函給銀行的問答集中更明確要求,購買高價豪宅增貸或轉貸者,貸款人應簽切結書,資金不可再流入不動產;同時對第2戶加強確認,銀行撥貸前要再確認是否有擔保品貸款,避免貸款戶「一次買兩屋」,利用貸款時間差的灰色地帶鑽漏洞。

央行的政策方向一直都希望房屋以「自住」為主,因此雖然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成長持續走緩,但是目前占總放款比率仍高,加上今年第1季新申貸第2筆購屋貸款的人數以及占比,均較上季增加,平均貸款成數居高且持續上升。為了持續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降低相關授信風險,央行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決定新增規範,訂定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