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營造業今起恢復移工調派,須安排核酸檢驗PCR

撰文者: | 2021-07-20

近期疫情指揮中心評估國內整體疫情及產業發展需要,自7月20日起恢復調派移工變更工作場所,雇主若符合規定,得調派移工變更工作場所單次達60日以上,其餘單次未達60日以上者仍不得調派。雇主須安排移工核酸檢驗(PCR)且PCR結果須為陰性。

如過是必須先向勞動部申請調派許可者,如營造業等,須於申請日(含)前3日內安排移工檢驗PCR,且PCR結果須為陰性,始得向勞動部提出申請。倘若移工檢測PCR陰性,雇主調派移工仍應依指引,每日進行移工健康監測及記錄移工出入足跡。

倘若移工檢測PCR確診時,雇主應善盡雇主責任,並依勞動部「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雇主聘僱移工指引:移工工作、生活及外出管理注意事項」,配合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或送集中檢疫所隔離治療,並依確診個案處置及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續處。

雇主調派移工變更工作場所單次達60日以上,如未於上述規定期限內安排移工檢驗PCR,未依規定向勞動部申請或未送當地勞工主管機關備查,將依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4款及第68條第1項規定,處新台幣3萬至15萬元罰鍰。如果違反達2次以上,將會廢止雇主聘僱許可及管制聘僱移工的名額。

另外雇主如果委託仲介公司辦理移工生活照顧,因仲介公司未善盡受任事務,違反上述防疫措施,將依仲介公司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處6萬元以上至30萬元以下罰鍰。

至於工作延伸,即雇主指派移工至客戶契約履行地工作,考量移工流動性較高及染疫風險,仍暫緩解封,未來將視疫情再檢討。

老房子裝電梯,內政部修法推動無障礙化

撰文者: | 2021-07-12

台灣因應高齡化社會,2013年以後的新建建築物,已經全面無障礙化,除特定情形的建築物外,均強制規定須設置電梯。不過針對無障礙規定上路前的既有老房子,若要增設電梯,內政部指出,原規定2011年2月27日前申請建造執照,且建築在五層樓以下,領照後增設的昇降機,可適用免計建蔽率、容積率等優惠。

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建築技術規則》修正草案,擬放寬全面無障礙化以前的既有建築物,增設電梯均得適用免計建蔽率、容積率等規定,同時在不影響人員避難前提下,放寬一樓出入口寬度,可有條件縮減為75公分,以提高增設電梯可行性此外,5層以下原有住宅增設昇降設備補助金額上限,已由116萬元提高至216萬。本次修正將認定的範圍放寬,調整為2013年1月1日新規生效前皆可適用。

所謂的有條件,需要在各層樓梯間均設有緊急照明設備,並於地上2層以上各樓層均設置火警自動警報設備或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且具有「地面層以上每樓層居室樓地板面積小於200平方公尺」、「直通樓梯為安全梯」、「各戶面向樓梯的開口改為具阻熱性及遮煙性能的防火門窗」3項條件之一,就可將1樓避難層出入口寬度由120公分放寬為75公分以上,以提升防火避難功能。

至於樓層較高的房子,內政部表示,考量1982年7月15日以前,六層以上且總樓地板面積未達1,000平方公尺的建築物,依當時規定也並未設置電梯,故本次修正後,亦同步納入適用。

內政部指出,由於現行既有建築物增設電梯,多設置於樓梯間前方,因1樓腹地不足,導致設置困難。建築研究所在研究過程中,透過電腦程式模擬,營建署再廣邀各界專家學者,最終決議住宅用途建築物符合一定條件,就可放寬1樓出入口寬度。

工地空汙防制,涉及營建機具排放條款急喊卡

撰文者: | 2021-07-07

全台每年約有10萬件營建工程,由於施工中的工地常有大量粉塵溢散引發空汙,空汙陳情數每年平均高達3678件,營建工程排放的空氣污染物以懸浮微粒PM10為主,約佔全國各污染源排放量的15%,

為了改善營建工程空汙,環保署今年四月份預告修正「營建工程空氣汙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提出圍籬高度、提高覆蓋率、進出口要設洗車台、清掃鄰近道路、設置監測儀表、每日記錄機具車輛黑煙資料等七大策略,例如:要把第一級工程的覆蓋率從80%提高到90%,特別的要求這些大型的工程必須要加強覆蓋。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對於圍籬的要求,從1.8米提升到2.4米,能夠跟周圍有一個比較大的隔絕。

除了增高工地的覆蓋率與圍籬,針對重劃區等區域開發與疏濬工程,新法也特別要求工地一律設置自動洗車台,且必須洗掃延伸路口,避免車輛出入導致泥沙外帶。至於原本不在規範內的所有動態操作,包括拆除建物、刨除柏油等,一律要求施工前須先灑水,並在施工中收集粉塵。另外,針對面積達1公頃且工期達1年,或是外運土石體積達1萬立方公尺的大型工程,必須設置空污監測儀錶、錄影系統,並使用低污染的車輛與機具,預估懸浮微粒(PM10)每年可減量3415公噸。

環保署加強工地空汙防制作業,其中第19條,施工機具與車輛應有一定比率符合低汙染排放條件,否則最高罰2千萬元,但今日環保署表示,原本希望施工機具、車輛要符合低排放標準,否則最高罰2千萬元,由於此辦法是依據空汙法23條修正,而該條是管制固定汙染源,機具、車輛則屬於移動汙染源,因此與母法不合,無法據此條規範及開罰,因此將刪除此條文。但為了降低機具、車輛汙染,將考慮以空汙費減徵方式,鼓勵業者使用低排放機具及車輛,給予空汙費減徵,最快今年第四季上路。

上半年建案銷售冷清,下半年有望先蹲後跳嗎?

撰文者: | 2021-07-06

由於近期本土疫情影響,預售屋賞屋人潮驟減,此外工地也要進行防疫,被迫減工,且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2.0如期登場,多數建商只好緊急封盤或暫緩520檔期的推案,今年上半年推案量冷清。

對比去年,建商推案總銷達1.6兆元,以六都來看,建照總樓地板面積前三大為臺中、桃園、新北,此外這三個直轄市成長幅度也冠居六都,臺中年增近兩成,桃園增加一成四,新北市也有一成三的成長,建商整體推案信心十足。

但今年以來本土疫情加上打炒房政策,且在土地與鋼價、原物料雙漲推升下,推估營建成本每坪至少多出2萬元,較去年提高15%以上,建商減少預售比例,改採邊建邊售或先建後售,售價往上墊高,導致上半年房市推案量冷清,觀察前四月開工數僅約3.6萬宅,年減3.5%,由於接下來還有疫情衝擊逐漸浮現,業界普遍認為今年房市變數多。

根據建商開工及建照申請資料,今年上半年六都預售推案戶數約3.8萬戶、總銷規模6500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年增率分別是減少11.2%與9.3%,除了桃園和臺中市有小幅成長之外,多數都會區推案量衰退逾兩成,連帶使總銷金額也下滑。

不過,商總主席賴正鎰認為,疫情若能在7月中旬解除三級警戒後趨緩,第3季報復性消費有望出籠,房地產第4季推案量就會恢復常態。估計解封後,將有報復性買盤出籠,全年房市呈現「先蹲後跳」,全年總案量可望達新台幣1.1兆元。

展望後市,賴正鎰認為房市將出現五大現象,首先疫情解封後,報復性買盤一觸即發。第2,受營建成本上漲,預估新建案開案價調漲約15至20%。第3,疫情催化換屋型需求,戶數單純且50坪以上中大坪數產品受青睞。此外,全球資金寬鬆,導致通膨隱憂擴大,高資產族加碼布局房地產作資產配置。最後,雙北都會區土地稀有,房地合一稅2.0針對都更與危老重建稅務認定放寬,由於政策面作多,將讓優質地段加速都更。

營建物料鋼筋、木材走勢微漲,後勢有望攀高

撰文者: | 2021-06-28

近期大宗商品走勢受關注,與營建相關的鋼鐵與木材價格有所起伏。
鋼鐵方面,豐興今(6/28)日開出盤價,國内廢鋼每噸上漲300元,鋼筋每噸上漲300元,型鋼產品基價平盤,這是連續3週平盤之後首度調升。依據統計,在今年以來國際鋼材漲勢帶動下,今年前五月平均營造工程金屬製品類物價指數上漲21%;其中,鋼筋漲幅達三成、鋼板上漲26%、鍍鋅鋼管上漲21%、型鋼漲幅達20%,帶動整體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漲8%。受惠美國拜登政府推出基礎建設大利多,加上俄羅斯對出口加稅,展望後市,鋼市供給端減量幅度仍大於需求下降,預估下半年需求高於供給,可望支撐鋼筋行情續強。

木材方面,今年5月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木材期貨價飆破每千板呎1,700美元,刷新空前新高。不過,隨著大宗商品市場趨於降溫,木材期貨價開始走跌,目前較歷史高點下滑近50%。木材觸及歷史新高後,近日已幾乎腰斬。不過,據木材業者研判,木材價格出現觸底反彈跡象,未來幾年內將維持高檔,落在往年的兩倍以上。業者看好木材價格回到1,000美元以上,較歷史均價400美元高出一倍多,且未來3至5年內將維持此價格水準,理由是從木材期貨合約的報價曲線來看,木材期貨價已觸底成功。最近木材期貨市場呈現「正價差」,也就是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反應投資人預期未來木材價格上揚。

房地合一稅2.0+疫情影響,營建景氣連續三個月下滑

撰文者: | 2021-06-25

台經院今天公布5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調查,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下滑。本土疫情爆發對於營造工地進場出工影響有限,加上主辦機關通融得予以展延工期,對於營造廠在人力調度壓力相對減輕,然而有鑑於疫情變化難料,下游市場需求延遲恐造成新建工程再往後推延,加上打炒房政策因素干擾,購屋族買房規劃略顯遲緩,進而使短期內本產業景氣出現趨緩態勢。

在不動產方面,受惠於先前國內經濟各項數據表現強勁,景氣呈現暢旺,使得剛性需求的房市買氣居高不下,加上房地合一稅2.0上路腳步越來越近,不少屋主售屋動作更加積極,且由於買賣移轉棟數與實際交易有時間差,故5月買賣移轉棟數尚未反映疫情干擾,故2021年5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較4月成長9.9%。展望未來,有鑑於國內疫情因素尚未完全根除,三級警戒導致全台看屋人數出現下滑,特別是重災區雙北市最為明顯,接待中心的來客人數驟降,況且短期內疫情延燒,整體經濟後續變化變得複雜且令人擔憂,進而使購屋族買房規劃略顯遲緩,故2021年第三季銷售難逃陣痛期,將進而使短期內本產業景氣出現趨緩態勢。

另外部分廠商在建工程進入施作高峰,工期掌握非但未受本土疫情影響,反倒因周邊人流車流減少使得工地現場交管作業更具彈性,有助於改善配料速度,使得基礎土木標進度相對較佳。不過在傳統機水電以及裝潢修繕等工程表現反倒相對較弱,係因考量疫情之故,短期內針對非急迫性的雜項工程時程多會延後,業者在接單排單上會因應調整,故5月本產業景氣表現為持平走勢。展望未來,儘管國內疫情變化難料,下游市場需求延遲恐造成新建工程再往後推延,但對於重大基礎建設以及民間投資廠建項目受到影響應是有限,成為下半年營造業營運重心所在,故有將近九成的營造業者持平看待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對於未來展望,在營造業方面,雖然疫情使得政府主辦機關通融公共工程得予以展延工期,對於營造廠在人力調度壓力相對減輕,但因傳統機水電以及裝潢修繕等工程表現考量疫情之故,短期內針對非急迫性的雜項工程時程多會延後,故2021年5月營造業景氣以持平視之。展望未來,雖然缺工現象已屬結構性問題,且大宗建材成本仍見飆漲,造成新建工程需求持續減少,且開工率出現滑落,所幸重大基礎建設以及民間投資廠建項目仍將持續推進,成為下半年營造業營運重心所在,故未來半年營造業者多以持平視之。

而不動產業方面,因不動產交易需經簽約、報稅、完稅到過戶等過程,中間約需一個月時間,故2021年5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尚反映的是4月市況,月增率仍有9.9%,反映剛性需求的房市買氣仍居高不下,且房地合一2.0即將於7月上路,不少屋主為適用舊制,售屋心態轉趨積極,尤其是先前推案量大的區段,屋主預期後續恐面臨賣壓,獲利了結的急售潮出爐所致。展望未來,有鑑於疫情變化、打炒房政策因素的干擾,購屋族買房規劃略顯遲緩,故2021年第二末~第三季銷售難逃陣痛期,進而使短期內本產業景氣出現趨緩態勢,需待928檔期才可望出現反彈契機;而各產品線首當其衝的依舊是飯店類、商圈店面租賃市場,至於商用不動產投資買賣市場表現則相對較佳。

將上述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模型試算後,本次營建業2021年5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102.73點,較4月之106.01點下跌3.28點,呈現連續第三個月的下滑。

房市買氣急凍!建商面臨政策與疫情雙面夾擊

撰文者: | 2021-06-18

房地產去年在資金加持下,全台商用不動產及土地交易均創新高,建商也積極獵地,帶動房市熱潮。不過,因房市快速升溫,政府祭出打炒房政策,近期又碰上本土疫情,導致市場急速冷卻。

5月全國疫情急速攀升,房市也隨之急凍!根據591新建案統計數據顯示,全台5月推案總銷為1266.2億元,比起4月的1968.7億元減少35.7%,七都中包括新北市、新竹縣市、臺中市、臺南市5月份總銷都呈現下滑趨勢,尤其受到疫情影響嚴重的新北市,跌幅更是超過8成,為全台推案總銷月跌最多的縣市,次多的則為臺中市,跌幅達76%,最後臺南市與新竹縣市各別下降33.2%與27.9%。

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日前表示:房地合一2.0即將上路,並搭配實價登錄2.0同步實施,平均地權條例等三法嚇跑了投機客,連投資置產客開始靜置觀望,現在剛性需求與換屋族又少了一半,建築業等於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快要沈下去,不得不高喊救命。

「建築業已經送急診待救」,各營建工地原本就有缺工,近期又因為防疫而分流,工期恐將延宕,引發後續交屋問題,近期肺炎疫情嚴峻,三級警戒仍持續管制,讓不少企業營運受影響,希望政府能統一將建照有效期展延至少1年,並請內政部營建署加速訂定「因疫停工及延後交屋補償辦法,以預防更多交屋違約糾紛。

日前桃園龜山就發生因建商欠債,還沒交屋,整棟65戶全部淪入法拍。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說,看房人數已經大幅減少,若疫情持續越久,民眾恐慌及悲觀預期心理將越大,雖然利率維持低檔,但購屋行為勢必轉趨保守,房市榮景恐將回歸平淡。

目前情勢之下,建商應盡量保留現金流在手,加速去化庫存餘屋,讓存貨變現回收,是當前生存下去的重要關鍵。此外,在疫情之下,當居家上班成為趨勢時,民眾對於住宅的要求及配置也會不同,建商針對居家空間若能有辦公智能科技的設計,或許也能成為日後建案的亮點。

工程會同意履約中公共工程得延長期限

撰文者: | 2021-05-28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9日宣布全國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經濟部5月22日建議企業推動居家辦公人力至二分之一,工程會已在5月20日函請各機關配合加強防疫工作、視各區疫情暫停工程施工查核作業;因防疫有停工必要者,由雙方協議停工並落實工地安全等措施。

另外近日已發函各部會、地方政府、台灣區綜合營造業同業公會,由於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營造業配合防疫需求居家上班、分流上班,恐影響公共工程履約期程,履約中的公共工程可依個案契約約定及廠商申請核實辦理延長履約期限。

為配合防疫政策,工程會表示,若各機關及企業推動居家辦公或因防疫需求,減少人員出勤或工地出工,致影響招標及履約中的公共工程相關期程者,處理原則如下:

一、依據政府採購法第28條機關辦理招標的等標期,應視案件性質與廠商準備及遞送投標文件所需時間合理訂定。各機關即將招標或等標期間的公共工程,應視近期疫情警戒及防疫 政策影響,依個案特性訂定合理期限或妥適延長。

二、各機關履約中的公共工程,因防疫影響如機關無法如期至現場查驗、出工不足影響工率或材料短缺等,可依個案契約約定及廠商之申請(事實、理由及事證)核實辦理延長履約期 限。契約無相關約定者,得參考採購契約相關範本辦理契約變更。

三、廠商如因疫情而發生需停工情形時,因屬廠商不可預見且無法合理防範情事,機關可以參照契約範本核實給付廠商所需增加的必要費用。

營造業面臨重大打擊,疫情肆虐不排除全面停工

撰文者: | 2021-05-26

在全國執行三級警戒後,受到影響的產業陸續哀嚎,一般人知道餐飲、觀光、實體商場都受到很大的衝擊,但其實營造業也已經受到嚴重打擊。

在疫情之前,營造業就面臨了缺工、外勞進不來、鋼料、砂石、水泥大漲、供應商延遲交貨,甚至缺料等情況,營造公會數度就相關議題與公共工程委員會、營建署等單位要求正視與解決。

疫情發生之後,工地人員是高流動性,再加上時常下工後群聚放鬆,大幅提升工地感染風險,讓營造業除在職災上與疫情當下均屬高風險產業。另外營造業的特性必須「現場」施工、檢驗、查核,若各工種人員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現場施工,或是驗收人員無法到場檢驗、查核,導致工期延宕、請款受阻,將會影響廠商正常履約,特別是在建工程的合約,都有逾期完工的罰款規定。

目前全國第三級警戒確定延至6月14日,營造廠商的辦公人員、工人或其家屬、材料供應商、監造的工程顧問公司、中央、縣市政府等主辦機關的相關人員,有的居家自主管理、有的居家檢疫、甚至確診,種種突發狀況,導致整體行政效率低落。

台灣區綜合營造業同業公會5/24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案例遽增,對在建工程影響,緊急召集該會常務理事,及各大營造廠負責人進行視訊會議,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儘快研擬對策,對所衍生出來的問題能有效作為,。

防疫期間政府相關部門產生許多行政困難,導致未依合約完成的風險大幅發生,在工地現場工人分流、工期延宕、甚至停工的情況,無法如期履約,不論公私部門應該對合約完工期有適度的調整。

公共工程委員會及各工程主辦機關,應儘快訂定疫情期間的調整措施,包含停工標準、延期與補償,期使承攬工程廠商得以度過經營難關。如果一昧讓業者去承受所有的風險,營造業不排除全台立即停工,請政府重視並討一個公道。

缺工缺料又受疫情打擊,營建產業喊苦

撰文者: | 2021-05-25

近幾年原物料與營建成本上漲,從土地成本、到營建成本包括模板、泥作、水電等價格均上揚,查詢行政院主計處營造工程物價、工資與設備指數也發現,近年包括水泥、砂石、金屬、木材、塑膠、油漆、機電、雜項等指數均挑戰新高,甚至再創新高,而工資與機具設備租金也在今年首季創下歷年高點。

過去10年各類建材每年平均有5~8%漲幅,而目前全台灣各區都有許多產業園區建置,勞工需求量大,工人需求大幅提升,而廠房設置有著精確施工期,為搶到勞工勢必要調高薪資才能有工班進駐。

如今疫情突發蔓延,讓產業更是雪上加霜,業界人士透露,工人直嚷「命比錢重要」,願意上工的人數少了4、5成,甚至拒絕送料至重災區,工程被迫停擺。很多師傅都不敢來工地施工;這樣的情形在雙北更明顯,不要說找師傅上工,連運送材料的都不敢過去,工班沒辦法出工,即使建案已經接近完工,但大家人心惶惶,也就只能停擺,等之後再說。

麗盛建設根據內部調查,近年模板成本上漲4成、紮筋上漲6成、泥作上漲2成、土方漲6成、工資漲25%,各類營建細項無一不漲,自家建案整體營造成本至少上漲25%至35%;不單缺工、原物料上漲,調動大型機具開挖地下室或工程電梯都要提前9個月、甚至1年預約,不然排隊都等不到。

土地成本貴、原物料上漲又缺工等三大因素夾擊下,又因疫情問題導致工期延宕,全國建商公會理事長楊玉全直言,這些因素造成平均營建成本墊高2成以上,除非賠錢賣屋,否則上漲的成本都會反映在房價上。

勞工於戶外工地脫口罩用餐,受罰合理嗎?

撰文者: | 2021-05-21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國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外出必須戴口罩,否則違規最高開罰1.5萬,但各縣市在執行法規時,有許多情況沒有一致的標準,導致民眾熱議。

例如新北市發生一起違規事件,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指控,員警19日在沒戴工程安全帽、沒穿安全鞋的情況下,不顧勸阻執意進入到三重某工地,開罰未戴口罩的工人。

這件事引起許多網友熱議,有人覺得警方太嚴格,「大熱天要怎麼呼吸,特別是還要工作」、「工地內也要抓,那要勞工怎麼帶,只要一流汗,口罩一定全濕啊,上工一天是要換幾個」、「防疫很重要我知道,但全台灣勞工那麼多,有人有解決方案嗎?」。

也有許多人支持警方開罰,「病毒才不會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工作,只要是人,它就有辦法讓你感染」、「疫情持續擴散,工作戴口罩固然辛苦,但是如果不忍耐,一旦全國封城了,別說戴口罩,連工作機會都沒有」、「等到確診就知道了」、「難怪台灣守不住,就是這種人」。

另外很多工人頂著大太陽戴口罩做工,中午時間購買餐盒用餐,只能隨處找個陰涼空地就地用餐,但因用餐時需取下口罩,也可能因此遭罰。按照防疫規定,不論是在戶外吸菸、飲食,只要民眾把口罩摘下來,都可依法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

對於執法的標準,媒體也在疫情記者會上提問,許多餐廳為了防疫取消內用座位,餐點改為外帶,許多戶外工作者無處用餐,只能在外脫口罩吃飯,若被開罰該怎麼處理?陳時中表示,這樣的情況之前有和地方政府討論,對於必須在外勞動的勞工,沒有地方吃飯該如何安排…等等,他說當初頒布相關規定,主要是告訴民眾如果做出這些行為可能意味著有風險,但對於藍領勞工因在外吃飯、沒戴口罩就被開罰,「這樣並不適合。」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工地工程人員要找適當地點飲食、喝水,這是基本生活所需,但也希望保持社交距離。他表示,此部份可以允許不配戴口罩,飲食喝水時也請保持社交距離,其他時間還是需配戴口罩。目前疫情依然嚴峻,即使有許多委屈或不方便,也只能請大家儘量多多配合了。

多起工地廠商人員確診,防疫須加強

撰文者: | 2021-05-20

台灣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工程廠商陸續發生確診案例,大陸工程發布新聞稿指出,與達欣工程聯合承攬的「臺北市南港機廠公共住宅」工程,該工區下包商有兩名員工確診冠狀病毒(COVID-19),聯合承攬團隊在接獲確診案例通報時,即在第一時間通報業主臺北市政府,並研議後續停工因應及其他管理措施。

另外根據日媒「NNA ASIA」報導,日本鹿島建設(Kajima Corporation)台灣分公司「中鹿營造」證實,由該公司負責施工的臺北日僑學校新校舍,有2名男性工作人員確診。報導指出,這2名確診者負責替新校舍的圖書館鋪設地毯,2人在本月10日、11日及14日都有在現場作業,14日接受篩檢,16日結果出爐呈陽性。

而上市公司電源廠康舒(6282-TW)淡水新建大樓工地,日前被 CDC 公告傳染者活動足跡,其中有個案出入康舒淡水新建大樓的工地,康舒證實,疑似是外包施工廠商人員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工地已先停工3天進行消毒。

本月15日臺北市廣慈博愛園區C標有一名工人身體不適,安排進行篩檢,17日檢測結果出爐確診,當天工地已完消毒,確診者接觸的工人也都安排快篩,採檢結果皆陰性。目前廣慈CD標有1至2千多名工程人員進出,工區都採實名制,並落實佩戴口罩。

上述多起工程人員染疫事件,引發後續匡列接觸者,影響人力運作及社會恐慌,由於工程行業勞務外包人員十分眾多,包括清潔、水電、器材、維護…等,必須嚴格實施工地防疫管制辦法包括:
1.進入工區大門由保全人員量測額溫,額溫超過37度不准進入,並完成實名制(QR CODE)。
2.進入工區後,一律全程配戴口罩並保持安全區隔,另於室外通風區域施工,若因天氣炎熱口罩無法久戴,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嚴禁肢體接觸(如握手等),收工後立即進行手部清潔。
3.公務連繫採電話通聯,避免進入工區之面對面交談。
4.每週專技會議及施工協調會議改採視訊方式舉行,避免跨縣市移動傳播疫情。
5.各工地每週由承商全區消毒,由監造單位督導並紀錄施工日誌。

五萬無證外勞成防疫破口,北市府下達特赦令

撰文者: | 2021-05-14

本土群聚感染風暴持續擴大,目前在台灣大約有5萬名的外勞沒有身分證明,形成防疫破口,衛福部長陳時中今(5/14)早上8時30分到北市府和市長柯文哲開會,隨後兩人召開防疫記者會,陳時中表示,雙北已達共識,未來將按照計畫往前走,盡速將風險降至最低;柯文哲宣布,北市將在萬華設四個快篩站,並對5萬名沒有身分證明的外勞給予特赦令,不會為了防疫就醫把外勞遣送回國。

柯文哲表示,萬華可能還有散在社區的確診者,北市今起將設4個快篩站,分別為中興、西園、和平3家醫院,以及剝皮寮定點站,自上午8時至晚間0時開放採檢,呼籲曾到過萬華區茶藝館的工作人員及顧客、或因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在萬華區就醫或藥房買藥的民眾,或是到其他區醫診所就醫的民眾、遊民與外配或弱勢族群採檢。

柯文哲強調,目前台灣有5萬名外勞,為了防疫需要,在這邊宣布,不會為了防疫就醫把外勞遣送回國,沒有身分證的外勞可有特赦令。柯文哲表示,街友、弱勢、外配的防疫問題,北市府都會做處理,確診的住院問題,也拜託中央統一調度,臺北市所有醫院不一定是臺北市管,因此會和中央密切合作。

和平醫院目前沒有封院問題,即日起萬華執行社區快篩,加強五大類對象監測,無身分證外勞也可就醫快篩。五大類加強監測對象是:曾於4月15日之後
1.至萬華茶藝館之相關人員與顧客
2.因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於萬華區就醫或藥房買藥的民眾(不限萬華)
3.因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曾於其他區醫療院所就醫之萬華區民眾
4.遊民與外配或弱勢族群
5.有意願篩檢之民眾。

設四大快篩站
中興、和平、西園三醫院及剝皮寮。
服務時間08:00到24:0,增設的剝皮寮,今下午四點起運作

快篩
1.RT-PCR:較準確,一天知道結果
2.快速抗原檢測:15分鐘可知道結果,但比較不靈敏
快速抗原檢測顯示是正的(陽性)就會送醫,若是負的傳染力比較低,但在RT-PCR結果出來之前,還是需要進行自主管理。

疫情急遽升溫,工地須落實防疫

撰文者: | 2021-05-12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口氣宣布新增16例本土案例、1例調查中病例,震驚社會,但並未宣布升級為第三級防疫階段。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還未達到升為第三級疫情警戒的條件;另外有關未來不會被關閉的必要場所的定義,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還需要保留彈性,視整體情況決定。

針對疫情再次升溫,提醒各工程施工單位,應該視個案工程環境特性(例如:局限空間、地下室或空氣流通較差等)、工地現場勞工人數、及作業型態(例如:工程規模大且施工人數多或單一工作面人力密集等),以及其他可能之傳染因素,並參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相關因應指引內容,增加必要之防護及管理措施,以避免傳染風險,及產生防疫破口。

另外行政院七月將放寬工程外籍勞工申請門檻,預計未來工程引進外籍勞工人數將會增加,因此營造、裝潢、水電、機電…等工事進行時,染疫風險將上升,必須更做好以下措施:

1. 安全衛生防護及健康管理措施,門禁管制(例如:建立每日體溫量測及人員進出紀錄、如有發燒者請其返家休養、有咳嗽或非過敏性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者,請其務必戴上口罩、工區入口處應備妥口罩及乾洗手液等)及定期清潔環境衛生。

2. 宣導加強個人衛生、張貼「預防武漢肺炎防疫措施」文宣、通風換氣、蒐集並提供各項疫情訊息及防疫建議相關資訊等。

3. 將門禁管制相關措施納入工地職業安全衛生施工前檢查紀錄表檢查項目,要求施工廠商每日檢查。

4.或有室內或聚集進行會議,應減少非必要人員參加、座位安排妥適距離、量體溫、酒精消毒手部、全程戴口罩及簽到造冊備查,並於工程查核及督導時加強注意工程防疫作為落實情形。

漲勢不歇,鋼筋連七週上漲

撰文者: | 2021-05-10

受到國際廢鋼和鐵礦砂原料價格大漲影響,豐興5/10調漲本週廢鋼和鋼筋產品價格,依序每公噸漲300元和500元,其中鋼筋為連續七週漲價,至於型鋼產品則維持平盤。國內廢鋼每噸新台幣1萬1600元,較上週上漲300元,鋼筋每噸2萬1500元,較上週上漲500元,型鋼產品每噸2萬至5400元,維持平盤。
因國際原物料價格位於高點,拉抬成本,加上國際鋼價續強,因此支撐國內鋼筋、廢鋼跟漲,其中鋼筋連7漲,廢鋼連2漲;業者表示,除原物料漲,土耳其出手大買提振需求,亦成為調漲原因。
豐興說明,美國大船廢鋼本週無報價,日本2H廢鋼本週持平,維持每噸460美元;美國貨櫃廢調漲鋼每噸上漲15美元,到440美元,澳洲鐵礦砂由每噸186.45美元上漲至212.75美元。

打破10多年平穩價格,水泥價格上漲

撰文者: | 2021-05-06

去年開始,台商回流房地產市場銷售增加,導致開工率提升,且科技廠商回台投資增加,科技廠辦建案多,帶動水泥需求量增加。而今年以來,全球原物料價格都在上漲,生產的水泥原料之一煤炭,價格上漲四成多,加上船運、陸運等運輸費用增加一倍以上。國內水泥廠目前只有台泥、亞泥及信大水泥、潤泰、幸福及東南等幾家生產,政府要求水泥廠逐年減量生產,產能有限,因此這幾年,進口水泥的數量一直在逐年增加,而今年以來,全球船運價格飆漲;市場指出,進口水泥價格因此有漲價空間,國內水泥廠在產能有限、需求增加下,預期也會隨市場機制進行調漲。

目前北部地區水泥價格每噸約在2,300元上下,這個價格已維持10多年以上。台灣區水泥公會統計,目前國內水泥市場每年供給量約在1150萬噸上下,主要生產水泥廠以台泥、亞泥、信大水泥為主,國內水泥廠的產量約占市場的八成、國外進口水泥則占20%。這波由台泥首先帶頭調漲,亞泥、信大、潤泰等水泥廠也都有成本壓力,預期第二季前,將會帶動水泥全面性的漲價。由於水泥為所有建設、工程主要原料,又是大宗民生物資之一,牽動預拌混凝土、砂石、爐石等建材供應鏈的市場行情。

國內預拌混凝土公會4日指出,上個月預拌混凝土廠水泥進貨每噸已漲50元,預計這個月還要調漲50元,總計二次調幅將達4%左右。而在爐石部分,由於國內有五成以上的供應仰賴進口,在船運費用飆漲下,市場早已傳出,爐石價格蠢蠢欲動,在水泥喊出漲價後,爐石的價格一定也會有所波動。

至於砂石部份,依工程會的統計,國內供應無虞,沒有漲價的空間;不過,北部地區的預拌混凝土廠反映,北部砂石主要來源之一的「東砂北運」成本大增、「南砂北運」費用太高,北部的砂石業者早在去年底就喊出要漲,在水泥廠為反映運輸成本增加而調漲水泥價格,市場已傳出,砂石業者可能比照水泥廠,調漲砂石價格來反映成本壓力。

營運壓力最沉重的應該是預拌混凝土廠。預拌混凝土價格的組成成分比例約是砂石約占45%、水泥占25%、運輸成本15%、灰飛及爐石各占約2%。在砂石、水泥、爐石、灰飛、運輸等價格都喊漲下,成本的負擔可想而知。水泥漲價是否真會掀起砂石、預拌混凝土、爐石等建材市場行情一波跟漲風,除了政府工程委員會等相關單位,為穩定物價緊盯業者動作,營造廠、建設公司勢必在擔心缺工、缺料下,更加深對營建成本增加的擔憂。

營造缺工,可能於七月放寬聘僱移工規定

撰文者: | 2021-05-04

政府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公共工程大量開辦,台商也回流國內,工廠大幅擴張,加上資金回流房市供需增加,都更與危老案量大增,但營造業員工增加卻極為有限,年輕人無意願投入營造市場,缺工問題日益嚴重,勞動部日前公布第2季營建工程業人力需求增近2,500人,是近九年單季新高。

營造業缺工嚴重,產業一片哀嚎,尤其以鋼筋、模板、水泥等三大類技術工,人力缺口最大。儘管勞動部舉辦相關職訓吸引勞工投入營造業,並訂定「鼓勵失業勞工受僱營造業工作試辦計畫」,依任職期間,每月發給5,000元至7,000元就業獎勵,最長發給18個月,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但願意投入的本國勞工寥寥可數。

去年9月內政部曾提案,開放基地面積5,000平方公尺或樓地板面積2萬平方公尺(工程總經費約100億元以上),及工期一年半以上住宅、商辦可引進營造業移工,惟由於開放幅度過大,未獲通過。

據悉,內政部本月將再與勞動部跨部會討論,爭取放寬外籍移工投入都更、危老重建、商辦等工程,並於下次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會議中正式提案。內政部去年底統計,在台移工人數約70萬人,但其中僅不到5,000人是營建業移工。公共工程去年放寬門檻後,今年2月底,在台外籍營造工為6,42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900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3月上旬已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確立將從放寬民間工程聘僱外勞門檻,及鬆綁引進外勞的工程類型兩大方向解決。在蘇揆出面協調下,跨部會研議放寬民間工程聘僱移工門檻,及鬆綁引進移工工程類型。

知情官員透露,門檻擬大幅放寬,有關民間工程聘僱外勞門檻,目前須符合三要件:工程總經費100億元、個別標案金額10億元、工期一年半以上,知情官員指出,朝比照公共工程去年放寬方向,取消工程總經費100億元以上限制,個別標案金額由10億元以上降為1億元以上,工期仍維持一年半以上,並開放具「公益性」住宅、商辦如危老重建、都更等,可引進外籍營造工,既已定調「公益性」住宅、商辦,已大幅限縮範圍,至於「公益性」住宅、商辦如何定義,開放到什麼程度則由營建署研議中,勞動部將修改相關規定,7月前完成預告、修正,預訂7月上路。

低鋼價時代過去,高鋼價時代到來

撰文者: | 2021-05-04

豐興開出本週內銷盤價,全面調漲廢鋼、鋼筋及型鋼產品價格,豐興表示,目前國際廢鋼走勢看偏向高檔震盪,雖然漲跌互見,但國內下游需求還是不錯,推升鋼筋利差擴大,為貼近國際行情,依序每公噸漲200元、400元及600元,漲幅約1.8%~2.41%。豐興調漲後,廢鋼每公噸收購牌價為11,300元、鋼筋每公噸牌價為21,000元、型鋼每公噸牌價為25,400元。

從5月起大陸取消或調降鋼鐵出口退稅,同時開放全球廢鋼進口,將產生磁吸效應,由於廢鋼與鐵礦都是屬於鋼鐵原料,大陸張開大口吃貨,全球廢鋼供需將趨於緊張,價格必持續走揚,為這波行情奠定紮實基礎。

根據本週國際原料行情,美國大船廢鋼本週無報價,日本2H廢鋼本週小漲5美元至每噸460美元,美國貨櫃廢鋼本週報價小跌至每噸425元,澳洲鐵礦砂持續上揚,每噸由185.1元上漲至186.45美元。

豐興上週廢鋼與型鋼開出平盤,但本週3大產品均調漲,廢鋼每噸漲200元、鋼筋漲400元及型鋼漲600元。豐興調漲後,廢鋼每公噸收購牌價為11300元、鋼筋每公噸牌價為21000元、型鋼每公噸牌價為25400元。

法人指出,鋼鐵股為近期市場熱點,上市電爐廠豐興、海光、威致、東鋼等表現更是犀利,個股從年前漲到現在,還處於多頭走勢,豐興報價再漲,為後市添柴火。此外,大陸最新政策明定,2021年鋼鐵總產量不得高於2020年,限產的結果勢必造成供給端受抑制,全球鋼鐵產銷進到全新格局,加上碳中和、邊境稅等環保成本一直向上墊高,低鋼價時代過去,高鋼價時代到來,全球各大高爐煉鋼廠積極布局,迎接鋼鐵盛世到來。

每次出事才要管? 消防設備人員法延宕25年

撰文者: | 2021-04-29

1995年衛爾康西餐廳大火後,各方催生消防法第7條修法,推動專業消防設備師、士制度,寄望透過國家考試,讓具備專業的消防設備設計、監造、裝置及檢修的消防設備師、士,可以做為第一線監督施工廠商的專業第三方。不過,當年考量制度剛上路,人數恐無法滿足消防市場,因此允許「暫代人員」暫時性補充空缺,沒想到卻暫代了4分之1世紀迄今,衍生出品質參差、難以究責等問題。

消防設備師、士是全國唯一具有專業證照核發,但卻無專法可管理從業人員的國家證照,若有違規均無法懲處,更遑論「暫行人員」完全不需要負起消防公安責任,造成在配置現場的明確分工、責任分屬、專業導入、標準程序及作業,都無法可依、無所適從。今年4月8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終於排審公聽會,這是繼上回於民國97年排審內政委員會公聽會,睽違13年才再度討論。

迄今25年來在消防設備師、士和建築師等「暫行人員」爭奪執業權的角力大戰下,6度修法卡關。事實上,早在1999年,立委和民間團體就盼比照律師、建築師等國考專職人員,推動《消防設備人員法》,訂定行業相關規範、管理機制。但每每談及立法,消防設備師士和暫行人員2大派別即為了「執業權」之爭劍拔弩張,一方想讓暫行加速落日,一方想就地合法,你卡我、我卡你,政府沒魄力、立委不敢碰,法案送進立院6次均夭折。

好不容易,內政部拍板擱置暫行落日爭議,先推管理法上路,改變無法可管的荒謬現況,豈料,建築師、電機技師等4大公會竟又半路殺出,大動作遊說施壓立委,以阻擾法案作為籌碼,換取「就地合法」空間。據了解,建築師公會、電機技師公會、電氣工程工業同業公會和水管工程工業同業公會等,近1個多月來分進合擊,鎖定內政委員會立委辦公室遊說,消防設備師士團體前腳一出,4大公會馬上跟進,動輒以立法後暫行人員工作權將被剝奪、對其他業別不公平為由,試圖踩煞車,使得幾十年來最有機會成功的一次立法,又陷僵局。

回顧當年時空背景,政府考量因應修法後,無現場專業施工人員,於是發行暫行人員從業執照。當時清楚指出,暫行人員應為臨時補充之人力,但無奈卻暫代了1/4世紀之久。誠如內政部徐國勇部長在公聽會與會時表示:「希望大家互相體諒、互相理解,讓這部法律可以儘速通過,台灣公共安全和消防安全,才可以達到另外一個境界。」

營造公會拜訪工程會,盼提供產業困境解決之道

撰文者: | 2021-04-29

全國營造業大缺工,物料又持續上漲,產業困境難解,就連總工程經費九百三十億、雙北近年最大公共工程的捷運環狀線南、北環段,都沒半家廠商願意投標。北市府官員表示,土建經費高達四、五百億的捷運工程過去都超搶手,沒人投標是首見。

營造公會潘俊榮理事長一行於日前拜訪工程會,向政府反應鋼料上漲及缺工議題,由主委吳澤成接待並說明。針對鋼料上漲問題,吳澤成主委表示,分二個層面解決,首先就上漲之原因,工程會已邀集鋼鐵公會、營造公會、經濟部、公平會、法務部等相關機關會商,釐清上漲主因為國際廢鋼價格上揚,並提出相關因應作法,穩定鋼筋供需,對於公會反映近期鋼價又大幅上漲,會即刻了解原因是否合理。

針對穩定混凝土料源及價格,工程會自混凝土材料源頭管理,其中砂石部分,於每月之公共工程督導會報,請經濟部說明河川疏浚及砂石供需之情形,並請經濟部礦務局積極擴大推動東砂北運計畫,2020年度東砂北運量已達298萬公噸,較2017年度運量163萬公噸提升135萬公噸(82.8%),北部地區2020年進口砂石量為481萬公噸,較2017年度進口砂石量965萬公噸減少484萬公噸(50.1%),有效提升國內砂石自主供應。另就飛灰部分,為避免採競標標售方式導致飛灰價格上漲進而影響混凝土價格,工程會已協調經濟部請台電公司自去年開始,採取固定價格標售方式,以穩定飛灰價格。

針對履約中的政府標案工程,原物料成本上漲太多,採工程會範本訂約者,可依序按個別項目、中分類項目及總指數漲跌幅調整,足以因應漲跌情形,若契約未載明前述調整機制,或僅載明依營造工程物價總指數變動調整者,工程會前已通函,考量招標文件之物價調整方式係由機關擇定,契約雙方得參酌民法情事變更規定,依範本內容合意辦理契約變更。工程會並將再通函提醒各機關。

針對缺工問題,由於營造業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產業,公共建設順利推動,將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及提升國人就業,工程會已分由短期及長期面提出對策,短期部分,工程會前於不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以及不影響本國勞工權益之前提下,已於2020年與勞動部合理修正相關規定(刪除百億計畫、標案由10億元降為1億元,特殊個案經行政院同意不受核配比率限制,並刪除本國/外籍勞工之比例限制);截至2021年2月底止,在臺外籍營造工為6,426人,人數較2020年同期增加約1,900人;近期因應受疫情影響,引進受限問題,工程會於協調勞動部等單位,加速轉換雇主或變更工作場所之流程。

對於營造公會反應提高外籍營造工聘僱比率的問題,工程會亦將進一步與勞動部研議處理。長期部分,營造業缺工問題不能僅依賴外籍營造工來補充,本國勞工培育及技術養成才是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將持續與相關機關合作,強化本國勞工之技術培訓與聘用,並推動營建自動化等配套措施。

吳澤成主委最後表示,感謝公會持續關心國家建設,提出相關建言,工程會亦將持續關注相關問題,適時提出解決方案。

鋼筋綁紮工程承包

撰文者:譽拳工程行 | 2021-04-28

大家好,譽拳工程行 為鋼筋綁紮工程承包商,雖目前是首次承包,但施工經驗足,歡迎各營造商有機會能讓譽拳工程與您們合作,謝謝。

國際廢鋼微跌,本週鋼筋價格漲勢稍緩

撰文者: | 2021-04-26

國際廢鋼漲勢暫歇,美國貨櫃廢鋼原料報價微跌,不過在下游需求仍暢旺下,鋼筋大廠豐興 (2015-TW) 本周廢鋼收購價平盤開出,累計三周漲1000元,為每公噸1萬1100元,但鋼筋牌價續漲,每公噸上漲 200 元,為每公噸2萬600元,鋼筋為連續第五周漲價,累計漲1800元,型鋼基價平盤,但型鋼的 MQ 產品也上漲500元。

國際行情來看,原料行情漲跌互見,仍在高檔整理,日本 2H 廢鋼持平在每公噸 455 美元,但美國貨櫃廢鋼本週報價下跌 28 美元至每公噸 427 元;澳洲鐵礦砂由每噸 177.85 元上漲至 185.1 美元。豐興本周盤價更新後,目前廢鋼收購價1萬1100元、鋼筋每公噸牌價2萬600元,型鋼基價維持2萬4800元。

豐興去年在價格低檔時期接下不少鋼筋訂單,未料去年下半年廢鋼價格急漲,成本攀升,導致鋼筋產品第一季呈現小幅虧損,目前有將近半年的未交較低價訂單。豐興表示,隨著鋼筋價格逐步回升,鋼筋本季虧損不致擴大,且在型鋼、棒線價格趨漲且出貨持續增溫,目前國際廢鋼走勢看起來偏向高檔震盪,加上國內下游需求還是不錯,因此鋼筋續漲;在原料持穩,產品報價上漲下,估將帶動豐興利差擴大。

打炒房政策發酵,營建業景氣下滑

撰文者: | 2021-04-23

近期國際經濟情勢,儘管全球疫情反覆不定,不過並未對製造業造成明顯衝擊,主要國家製造業PMI仍繼續回升,顯示疫情影響逐漸淡化。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4/23)公佈3月景氣動向調查,在國內營建業方面,因政府打炒房政策已由金融手段再加碼並延伸至財稅層面,政策滾動式的檢討將使短期內房市處於政策適應、調整期,故不動產業者對於未來看法較先前調查偏向謹慎,雖營造廠商認為當月景氣不錯,但營建業測驗點仍轉為下滑走勢。

3月營建業方面受惠於施工天數恢復正常,且廠商在手標案已進入施工高峰,加上包括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等地之社會住宅興建計畫仍持續展開,且其他地區在公辦建築以及市地重劃統包等辦理也相對積極,有利於工程款入帳,故營造廠商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明顯高於看壞;展望未來,面對營造成本持續墊高對於工程流廢標的影響,儘管主辦機關有縮減工程量體、分區施工以及增加工期等方式來因應,但廠商不願承擔物料上漲風險,故參與投標意願趨降。

所幸廠辦投資依然是民間工程重心所在,且廠務機電系統維護商機也已浮現,將有利於帶動工程業務進展,況且大型廠建開工在即,因此仍可力挺工程實績,故仍有接近三成比例的營造廠商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在不動產方面,由於 2021 年 3 月交易天數較 2 月為多,且自住買氣表現仍頗佳,特別是桃園市與臺中市、新北市的新興重劃區,進入新案交屋高峰期,在交屋潮湧現的情況下,使得三都的買賣移轉量持續走高,因而推升 2021 年 3 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較 2 月成長45.4%,故有超過一半比例以上的建築投資業者看好當月景氣;展望未來,由於 2021 年以來國內房市政策將為動態性的調整,故政策滾動式的調整短期內將使整體市場信心度略較先前調查偏向謹慎。

優良工地主任表揚典禮,副總統承諾改善營造業

撰文者: | 2021-04-22

副總統賴清德4/21受邀參加「第6屆優良工地主任表揚典禮」並且擔任頒獎人,在台鐵事故發生後,工地主任的重要性更得到社會的重視,政府必須有決心解決及改革營造業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副總統表示中央會與地方攜手合作,補全制度有缺失的地方,讓監督、管理及查核都能更加落實。致詞後,副總統親頒「工地主任獎」及「廠商感謝狀」予獲獎者,表揚他們秉持專業確保營繕工程品質的努力及貢獻。

優良工地主任表揚典禮上,副總統先代表蔡總統恭賀每位得獎人及營造廠商,也向全國約3萬2,000名領有證照的工地主任表示敬意。工地主任是整個工地的靈魂人物,非常忙碌,要與勞工一起打拚外,也要承擔很大的責任,特別是安全方面。

工地主任要得到這個獎項,非常不容易,一年365天中要能耐得住烈日,也要能經得起風雨的考驗,並為環保及安全把關。得到獎項固然是個人的榮譽,其實也是對公司的肯定,另外,獎項背後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每一位得獎人的事蹟,能夠成爲其他工地主任學習的榜樣,透過良性的學習,讓工地主任的專業能夠更加提升、營造品質也能更加進步,確保工地的安全。

日前臺灣發生太魯閣號事件之後,工地主任的重要性更得到社會的重視,而今天頒發的獎項也格外顯得有意義。副總統認為,營造業的制度改革必須往前進步,中央與地方會攜手讓整個制度有缺失的地方能夠補全,不管是監督、管理甚至查核都能夠更加落實。

每一位工地主任可說任重道遠,要請所有營造業的好朋友,共襄盛舉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副總統期勉所有營造業,如果只重成本而放棄安全當然不行,只重安全沒有顧慮工期、品質也不行,必須安全、環保、品質、工期、成本五大原則面面俱到,如果做到這個境界,相信民眾對營造業、工地主任會更加有信心。

副總統表示政府希望與營造業共同合作,協助解決兩件事情,第一、解決目前營造工人不足的問題,相較以往,各領域的工人目前是普遍缺乏的;第二、臺灣的營造業其實已經具備相當的水準,未來也應該要走向國際,與國際接軌,讓營造的品質能夠達到國際水準,這是下一個要努力的方向。

副總統也再次感謝營造業全體的努力,如果沒有業者不眠不休、辛苦付出,台灣的建設恐怕就會停擺。為了台灣的未來,建設要持續,希望大家能夠再接再勵、一起進步,相信一定可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