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大聲公

10年營造業景況調查,重磅發佈

撰文者: | 2021-01-20

營建署主計室日前公佈近10年營造業經濟概況調查結果,其中企業單位數:營造業依等級別分包括甲等綜合、乙等綜合、丙等綜合及專業營造業與土木包工業,家數由98年的1萬3,661家遞增至106年的1萬5,829家,107年降為1萬5,487 家,108年增加至1萬5,649家,十年間成長近2000家。

而按照等級別分析,以丙等綜合營造業5,760家占36.8%、土木包工業5,907家占37.7%最多。若依地區別觀察分布情形,以北部地區占31.7%、南部地區占31.4%最多。

行業整體全年收入總額:住宅與公共設施乃108年度產業最大收入來源,分別創造逾2423億元(占比31.12%)、2224億元的收入(占比28.57%),兩項佔比加總即近6成。專家表示,近十年來國內營造產能的兩波低潮,主要是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跟國內房市在2014、2015年經歷不景氣等兩個因素影響,整體來看,住宅市場的推案波動與營造產業經濟相符合,「景氣好、建商對市場有信心,就會持續蓋房;相反地,建商若不看好市場,就會主力出清餘屋,而暫緩蓋新案」。

近10年營造業收入總額均在5,200億元以上,其中營業收入占收入總額之9成8左右,以承包工程收入為營業收入大宗,達9成7。108年收入總額6,359.8億元,較上年增加6.3%,其營業收入6,231.5 億元,為近10年新高。

全年支出總額:近10年以108年6,022.6億元最高,103年5,658.7億元次之,98年4,969.4億元最低,其中營建材料耗用價值占總支出5成3至6成1間,全年勞動報酬支出比例介於1成6至1成9。108年支出總額6,022.6億元,較上年增加7.8%。

在經營上遭遇的困難,以「業主預算單價偏低,致利潤偏低」最多,每百家有23.8家,其次「同行殺價競爭,得標困難」,每百家有20.4家,「勞力工短缺」每百家有19.1家再次之。據營建署公布營造人力缺工最新報告,國內營造勞工短缺達4萬8,809人,又以基礎工程類別的模板工、鋼筋工、水泥工缺工3萬7,173人最嚴重。

營造業廠商有63.4%認為不需要政府協助,而有36.6%需要政府協助,在需要協助的廠商中,認為政府應優先協助的項目為「解決勞工短缺問題」(每百家有20.9家),次之為「協助營建廢棄物處理」(每百家有17.2家)。

混凝土構造裡有沙拉油桶、保麗龍,豆腐渣工程!?

撰文者: | 2021-01-19

2016年2月臺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造成100多人死亡,數百人無家可歸,在倒塌的現場有人發現梁柱中出現沙拉油桶、保麗龍,被懷疑是「偷工減料」,當時新聞一出,引起大眾憤怒熱議,雖然有許多建築結構專家出面解釋建築工法,呼籲民眾「不要看到沙拉油桶就開槍」,但顯然仍有許多人不放心。

最近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發文,表示自己去巡視工地,竟發現柱子中間有保特瓶,好奇這是不是正常的,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少人就開玩笑的表示「你會發現大梁上更多xd」「哈哈!正常,還有更多奇妙的東西你沒看到而已」「正常,我以前看過整包垃圾的」「正常,喝水時掉進泥漿,懶得撿,有時候是阿比」。 也有人分析,混凝土的價格每立方公尺約2000元,用寶特瓶塞並不會比較便宜,所以這並非是偷工減料,只是現場施工人員的素質反應在施工品質。

房屋中每根梁柱都承載建築物荷重,但有少數構件只單純是裝飾用的空心梁柱,這些梁柱構件在建築設計圖上,都直接打叉叉,若現場施工使用實心混凝土澆築,反而會對整體結構造成負擔。而擺放沙拉油桶單純是為了塑造空心造型,但因為混凝土的比重是水的2.4倍,當混凝土澆灌下去後,桶子會浮上來,只要有固定好,就不會頂到上方鋼筋,灌漿後混凝土便能將鋼筋完整包裹起來。不過,921地震後,塑形模板就完全被更容易固定的保麗龍所取代。

而裝飾性圓柱中放置保麗龍可以減少拆模成本、減少混凝土柱的自重,是合理的工法。對於混凝土構造中,裝飾柱或裝飾性造型的部分,用沙拉油桶或保麗龍減少結構承受重量,同時減少拆模成本也是合理的工法。

所以拜託各位業主,若是混凝土中看到保麗龍或沙拉油桶,可不要馬上指責施工方是偷工減料、豆腐渣工程,要先核對結構圖說,才能下定論喔。

人口負成長的台灣,房價為什麼不跌?

撰文者: | 2021-01-15

人口邁入負成長的台灣,房產供需應該也會漸漸失衡,因人口結構改變,房子需求量變少,房子供過於求的慘況就會越來越嚴重,但為何房價卻一直上漲?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根據內政部統計的2020年1至11月出生率,共有14萬7702名新生兒,若推估12月份新生兒與預年同期一樣是1萬6000人左右,新生兒也僅約為16萬4000人,將成為歷年來新生兒最少的一年。另外,國發會109年8月也曾公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年至2070年)」報告指出,台灣總人口已提前在108年達到最高峰2360萬人,並於109年1月出現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的死亡交叉,人口將轉呈負成長。

而內政部營建署日前發布全台低度使用住宅(空屋)約89萬宅,空屋率約10.17%,較2018年減少0.39個百分點,整體上大致持平;六都中以新北市空屋宅數13.7萬宅最多。營建署表示,「低度使用住宅」是利用房屋稅籍資料與台電用電資料,將每年11、12月平均用電度數低於60度的住宅,界定為低度使用(用電)住宅,也就是俗稱的空屋。。營建署分析,自2009年至2019年的空屋比率變化看,長期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空屋率從2009年的11.49%,下降到2019年為10.17%。

六都中以新北市空屋宅數最多,共13.7萬宅,其次是高雄市10.7萬宅,第三是臺中市近9.3萬宅;若觀察空屋率,六都以桃園市10.59%最高,其次為高雄市10.06%。六都之中,2019年空屋率僅新北、臺北較前一年上升,其餘四都皆下降。

此外,內政部也公布2019年全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數量,各季約7.8萬宅,近年也大致呈現持平趨勢。六都之中,2019年第4季新建餘屋以新北市1.7萬宅最多,主因推案量大;其餘二、三名為桃園市1.2萬宅、臺中市9,843宅。

專家分析認為,人口負成長對房價的影響將會是區域性,而不會是全面整體下跌,例如未來大專院校若沒人念會陸續退場,周邊商圈房價將因此跟著崩盤遭殃,但生活機能良好、工作機會多的區御,人口還是淨流入。而老屋因不堪居住而淘汰的速度仍遠大於人口減少,加上目前的利率寬鬆、物價水準上升,建築成本與購地成本並不會下跌,建商的開價當然也不會少到哪裡去。更重要的是台灣的物業持有成本太低,對很多有錢人來說買房子保值又可以出租,每年稅金支出多不了多少錢,遠比持有現金好。綜合以上原因,光是人口負成長的單一因素,並不足以讓未來房價真的受到影響。

承包工程看過來,發票不這樣開稅局會抓喔

撰文者: | 2021-01-13

不管是承包土木建築工程、水電煤氣裝置工程,或是建築物油漆粉刷工程等,只要是以自備材料來施作工程,或是由發包人作價供售材料施工,都是稅法上所稱包作業營業人。
稅局不管你什麼時候收到工程的錢,反正稅局看的是你跟業主之間的合約怎麼規定付款,只要到了合約上的付款日期,即使還沒拿到工程款也是要開發票出來,後面如果確定被倒帳,再跟稅局申請退稅的意思...
但工程業就是有驗收問題啊,業主刁東刁西是常態,準時付款的業主很少,我們收不到錢就已經很幹了,還要先開發票繳稅金,重點是如果沒開還會被罰款,雖然後面是有救濟手段,但不覺得很擾民嗎?

聯合新聞網原文如下:

營建工程承包商須留意,北區國稅局表示,就算遇到發包客戶拖欠款項的情形,但對於承包商而言,還是要在工程合約所載的每期「應收價款時」開立發票、報繳營業稅,而不是等到業主付款才開,否則可能會遭到補稅處罰。

官員表示,稅法上針對「包作業營業人」有特別的定義,舉凡承包土木建築工程、水電煤氣裝置工程,或是建築物油漆粉刷工程等,以自備材料施作工程,或由發包人作價供售材料施工,就是稅法上所稱包作業營業人,此類營業人在開立發票時,有特別的規定。

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當中的「營業人開立銷售憑證時限表」規定,官員指出,這類營業人簽訂工程合約後,必須在合約上所載每期「應收價款時」開立憑證,所以即使發包方拖欠,導致尚未收到貨款,仍應依法在合約規範期限內開立統一發票、報繳營業稅。

國稅局最近查核某建設公司營所稅申報案,官員表示,該公司於2018年間以包工包料方式承攬店鋪新建工程,目前已經完工並驗收,但發包方沒有在合約期限給付工程款,建商認為未收款錢,都不用開立統一發票及報繳營業稅,被國稅局追繳營業稅並加罰。

官員表示,如果承包商真的遇到惡質客戶,遲遲拿不到款項,有二類救濟方式:若是因客戶倒閉、逃匿或破產等各類情形宣告,導致收不回部分或全部應收款,可於拿到相關證明文件翌日起算十年內,向國稅局申請退還營業稅或留抵營業稅;若是客戶本身無故拖欠逾期二年以上,經催收未能收取,可在十年內填具相關書表並檢附證明文件申請退稅。

鋼鐵漲勢恐將持續,龍頭大廠出面喊話

撰文者: | 2021-01-12

全球鋼鐵產業大熱,近日有鋼鐵業者哄抬鋼價或囤貨、惜售鋼品之事,鋼鐵龍頭中鋼出面呼籲,這種作法將使市場曝於過熱風險之中,長久下來恐將不利於整體產業健全發展,期盼業界共同維護國內市場秩序。

國內鋼筋、廢鋼連續7週上漲後,本周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豐興鋼鐵公布國內鋼筋每噸新台幣1萬9900元、廢鋼每噸1萬1200元、型鋼產品每噸2萬3800元,3項產品均維持平盤。豐興鋼鐵表示,國內鋼筋連續上漲後,目前價格持平,主因買賣雙方觀望國際廢鋼走勢,尤其日本廢鋼關東標13日將開標,讓市場出現觀望氣氛。然而國際貿易商指出,現在市場根本缺料,趨勢是繼續往上漲。

國際鋼市快速升溫,中鋼表示秉持照顧國內中下游業者的理念,不僅優先供料於內銷市場,在數量與交期上亦盡力滿足國內客戶,除了透過產銷聯誼會等方式與業界分享鋼鐵市場動態外,同時對應行情走勢,合宜反映原料成本,國內盤價亦以溫和穩健的方式適度提漲,讓國內業者有充足的時間因應,期盼與下游一同營造共存共榮的鋼鐵市場。

由於目前國際鋼鐵市況變化劇烈,中鋼期許終端用料客戶能夠充分掌握入料成本趨勢,應在確保料源數量穩定無虞的前提下,嚴謹承接新單,避免接單價格與原料行情出入過大,造成營運虧損,或者因備料不足而導致可能的斷鏈風險,對企業長期經營與商譽維繫產生負面影響。

營建業者忙翻天,公共工程頻流標

撰文者: | 2021-01-11

2020年在中美貿易戰下,科技業持續在台擴廠,搭配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以及建商例行推案下,今年營建業特別生氣蓬勃,但勞動力缺乏卻讓標中公共工程業者大傷腦筋。

尤其台商紛紛回流建廠,營建工人轉而幫科技業蓋廠房,例如台積電在南科砸下百億元買地擴廠,以行情2倍價搶人,甚至傳出做6天給7天的優渥條件「綁工人」,短時間、高工資,公共工程根本難以比拚,且目前還看不到缺工的盡頭,公共工程不可能停下來等民間趨緩,只能減項增資拚發包。

由於缺工,許多地方公共工程多次流標,不得不減項或增加預算拚發包,例如桃園市立美術館原預算28億,歷經2度流標,減項增資並拜託業者,才以34億預算,暴增6億元才發包成功,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增3億仍在力拚,新竹市立圖書館拆除重建工程獲中央4億經費補助,將投入8億餘元興建,但重建工程已流標5次,目前疫情因素外籍移工投入公共工程大缺工,加上疫情影響及有科技大廠蓋建廠房,將營造工地人力都搶走。

有些業者看準移工進不來,工資還會持續調漲,就有工頭直接跟營造廠協議「工程現在做,薪水農曆年後談」,自掏腰包以當下薪水付給工人、自己拿年後更高的薪水「賺一筆」,對比以前在年節前要現金,形成強烈對比,

根據營建署2020年12月9日的營造人力缺工最新報告,國內營造勞工短缺推估高達4萬8千809人,包含模板工、鋼筋工、水泥工的基層勞工類別最嚴重,缺工高達3萬7173人。建商警示,缺工不只造成工程延宕、成本增加、公共工程流標,未來1年更要擔心不肖業者因成本而罔顧營建品質的可能性發生。

為因應勞力短缺,勞動部於去年數度放寬公共工程聘僱移工的門檻,3月份將原本百億計畫門檻降為10億元,8月份又再將門檻調降至1億元;而營建署亦彙整缺工業者名單,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辦理專案媒合,同時委託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進行「國內營造業放寬外籍營造移工之影響評估」,據悉評估結果將於今年3月份出爐。

房屋設計也牽涉防疫,集思廣義如何提高房疫力

撰文者: | 2021-01-08

台灣建築雜誌日前主辦「如何提高房疫力座談會」發表「房疫力評量表」,從預防、生態、養生、房宅等4大面向,評量防疫家宅,讓民眾健檢自宅安全,也盼帶動建築業提出解決妙方,最後呼籲政府,將防疫規格與標準,納入建築法規,才能讓全民擁有更健康的居家場所和社區。。

座談會由台灣建築雜誌社長歐陽駿、羅芷青主持,社團法人台灣幸福健築協會總顧問、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研究特聘教授江哲銘、RCI智森永續設計顧問總經理簡碩賢、大硯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第一屆綠建築貢獻獎及優良綠建築設計首獎建築師蘇喻哲等人與會,會中探討提升房疫力理念、創新經驗與遭遇瓶頸等議題,並發表「房疫力評量表」,從預防(Prevention)、生態(Ecology)、養生(Health)、房宅(House)等四面向評量防疫建築。

與會的專家學者指出,以2020年底香港黃大仙住宅大樓、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暴增的案例來看,爆發疫情原因與建築設計有關,病毒經糞管及排煙管道升上屋頂,風吹起時便會出現「擾流效應」。為防止細菌病毒傳播社區,可以事先經由防疫宅建築設計納入建築法規的制定,或許更能有效的幫助人們宅在家而安全,其實從SARS、腸病毒、諾羅病毒、流感,直至目前的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變體叢生,舊病毒研發出疫苗,新病毒卻在地球暖化PM2.5霧霾的侵襲下潛伏,藉由良好設計和規範的住宅,未來將成為防阻各種疫情的重要課題。

會中也提及,包括景觀綠覆、建築立面、格局規劃、工法、採光、空氣淨化、水源淨化、殺菌消毒及山海河港湖首排9大面向,均屬防疫宅一環,健康建築設計及營造工法成為消費者購屋考量,像是醫療級空氣清淨系統、防潑濺兼具自潔功能的馬桶、淨水系統等。至於防疫負壓玄關、低接觸電梯間、魚菜共生綠屋頂、加裝防疫綠建材如新風系統、電子蒸氣衣櫃、防霾抗PM2.5紗窗等也有助強化「房疫力」。

磁磚剝落事故頻傳,寒流來襲時更要注意

撰文者: | 2021-01-08

超強寒流將接連來襲,台灣地處地震帶,加上老屋多,近期溫度又驟降,劇烈的熱漲冷縮易使磁磚變形、掉落,進一步分析,建物起造時,台灣施工習慣工序較國外多,工序越多,接合點也會越多,倘若施工不慎,就會更容易有瑕疵,再加上地震時造成裂縫,台灣又潮濕,濕氣、水氣滲進去後,鋼筋逐漸生鏽膨脹,擠爆磁磚,也就是俗稱的「澎共」,結果就會造成磁磚掉落。

社團法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戴雲發理事指出,傳統貼磁磚的工法,由內至外共有混凝土+鋼筋主體、粉刷層、黏合劑、磁磚4項結構,「混凝土+鋼筋」目前台灣還在用傳統模而非「系統模」,也就是混凝土以兩塊木板合成,待凝固後取出使用,而凝固的混凝土後表面凹凸不平卻拿來作為外牆主體,所以才會又使用「粉刷層」做修補,師傅會打磨粉刷層,凹陷處再用水泥粉刷修補,但若這道工序不紮實,還是會產生氣泡或凹洞;再來是粉刷層使用黏合劑黏貼磁磚,但如果黏合劑材料或黏合濕度、方式不對,一樣也會造成介面剝離,讓磁磚掉下來。

從混凝土就沒做好,加上後面3道工序加強,每道工序又增加施工品質的風險,製造更多問題,這就是傳統貼磁磚多年後,不斷掉落的主因。另外,混凝土層內有鋼筋,傳統模製成的外牆,本身就容易產生縫隙,加上台灣位處地震帶,地震扭轉受力後,也會造成龜裂,進而引發漏水、鋼筋生鏽等問題,鋼筋生鏽後因氧化體積就會膨脹,接下來就會陸續發生爆裂狀況。

磁磚是整體磁磚地坪施工中最主要的材料,也因此大家會把重心放在磁磚品質是否良好上,而輕忽了磁磚黏著的質料與施作注意事項。磁磚地坪黏著作業最重要的就是「磁磚縫隙」大小的控制,一般人會以為將縫隙越小越好看,但沒有考慮到施工中黏結材凝固的過程變化、磁磚的熱漲冷縮的微細差異,一旦縫隙控制不當,磁磚膨拱的問題將會隨著時間長久偶爾發生。

磁磚地坪若能在與牆體的交接處留下隔離縫,使整體大面積的磁磚地坪於天氣變化中,有伸縮變化的微小空間,這樣也能避免磁磚膨拱的發生。目前規範要求住宅樓地板必須施作隔音材,各類的地板隔音工法幾乎都會要求與牆體交接處施作隔離縫,並補上彈性材料,相信未來的大樓住宅磁磚膨拱問題會減少很多。

營建署表示,建築物所有權人應善盡建物管理之責,磁磚如有發生剝落危險,建築物所有權人必須自行修復改善,若有因此造成任何事故,建管單位可以違反建築法第77條第1項規定,處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之罰鍰,並得連續處罰;如造成傷亡者,更將另負相關民刑事責任。

有鑑於老舊建物磁磚掉落頻傳問題,營建署也責成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建立巡查通報機制,要求被列管有磁磚掉落之虞的大樓限期改善;同時在其大樓外牆設置張貼警示設施,並予適當圈圍,提醒用路人注意安全,儘量行走在騎樓內,避免發生不幸事件。

戴德梁行展望2021,預售屋漲成屋跌

撰文者: | 2021-01-05

戴德梁行舉行「2020年市場回顧與2021年房地產市場展望」記者會,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0年土地市場交易量達3,049億元,繼2019 年創下3,140億的歷史天量後,連續兩年越過3,000億元關,其中在世貿三館及國泰營區地上權交易帶動下,全年地上權創下474億元新高紀錄。

2020年土地交易量雖未突破紀錄,但單價明顯上揚。全台十大土地交易單價即有過半創下當地同類型土地之歷史新高。包括南山人壽信義世貿三館地上權每坪644萬元、富邦人壽大南港土地單價376萬元、全球人壽松山國泰營區地上權328 萬/坪、長虹建設土城工業土地64萬/坪、亞昕新潤海悅合購南港住三土地322 萬/坪、興富發臺中七期新四土地350 萬/坪等6宗。

戴德梁行盤點去年房市四大亮點,首先,全年交易額重返千億元,達到新台幣1267億元。其次,自用型買家當道,企業積極擴充在台產線,帶動廠辦大樓、廠房熱度,全年交易達694.4億元,交易量寫下新高。

同時,投資型買家占比連3年回升,逐步回歸市場,其中,壽險公司扮演重要角色,全年投入金額343億元。最後,單一交易金額最高者為富邦人壽以255.2億元購入王朝大酒店,金額僅次於2015年的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8館,交易額達270.3億元。

展望今年房市,戴德梁行分析,去年因資金寬鬆政策,建商積極獵地,但疫情造成水泥、鋼筋等原物料、人工成本提升,且土地成本續揚,雖央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與四大新規,可望抑制開發商囤地囤房行為,不過,開發商面對土地與營建成本不斷提升,預期預售屋房價不降反漲。不過,成屋則受到央行政策影響,推估開發商加速出清餘屋,預估成屋價格將微幅下修。

戴德梁行認為,開發商面對土地與人工、物料等營建成本提高,預期今年預售屋房價將呈現走揚。但受到央行政策影響,加速出清餘屋,此舉可能促使成屋房價微幅下跌。地上權部分,今年尚未有高能見度,畢竟公有土地可遇不可求。

麗明營造首次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撰文者: | 2021-01-05

麗明營造是台灣營造業的指標廠商之一,臺中國家歌劇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
院區、高雄世貿展覽館、臺中市新市政府大樓以、中台灣產業創新研究專區…等都是其代表作品,至2019年成立屆滿25週年,該公司於2020年12月23日發布了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 Report),呈現公司「2019永續元年」的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三面向績效。

2020年全球產業飽受疫情衝擊,麗明營造仍逆勢成長,近年來完成許多大型指標性建案,麗明營造靠著自己的團隊、成功研發創新工法並得到專利,2019年締造EPS達5元、124億元的亮眼營收,名列中華徵信所全台營造業第4名的佳績。

這次是麗明營造首次公開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這本報告書依據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RI 準則編撰,並以 GRI 準則核心選項為依循,倡議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推行永續企業經營;落實 BIM國際標準 ISO 19650 系列,以加速工程的正確性與時效性,亦取得 ISO 45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系統驗證,保障員工安全。並且遵守責任商業聯盟與責任礦產倡議不使用衝突礦產。支持「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全球盟約」、「聯合國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聯合國國際勞動組織」等各項國際人權公約,杜絕任何侵犯及違反人權的行為。未來也將每年持續發行此報告,定期向外界揭露財務績效以外的營運成果,並以行動實踐永續經營之企業願景。

麗明營造持續推動數位轉型、調整管理策略,讓傳產企業能保有「應變力」與「適應力」。麗明營造將「資訊科技」與「營建工法」結合起來,成立了BIM (建築資訊模型)部門。透過資訊科技的輔助,把每步建造過程加以模擬,並融入材料計算,讓原本繁複冗長的建築過程加速,不但可以提升工程的正確性與時效性,還能提高建築品質及降低成本。未來計畫帶著堅強的陣容,持續深化BIM技術發展,還要投入工業區開發、爭取國際級大客戶以及政府釋出的擴大內需公共工程。麗明自許對每個委託皆全力以赴、完美呈現,為社會帶來更穩固、更可靠的建設與永續發展的動能。

本報告書完整內容可以於下列網頁查詢:
http://www.best-giving.com/newslist

營建交響詩-解密衛武營建築工法

撰文者: | 2021-01-04

有建築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歐洲傑出建築師論壇建築獎(ABB LEAF Awards)」,將今年(2020)年度終身成就獎榮耀,頒發給法蘭韾・侯班(Francine HOUBEN),該獎盛讚法蘭韾的設計「植基於對人、地點、文化與氣候深刻觀察,打造出回應現有需求和應對未來變遷的建築。」而法蘭韾獲選的代表作中,就包含2018年10月開幕啟用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除了卓越的建築設計,這座全球最大單一屋頂劇院,以在地特色的海洋、榕樹、音樂等意象作為靈感概念,與周遭環境巧妙結合,從屋頂層滑入地面的戶外劇場,更是創造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的空間感,4,000多片不同尺寸且世界最高規格抗風、抗噪的鋁片的高難度的建築工法,更是挑戰臺灣建築營建技術,在建國工程等臺灣頂尖廠商通力合作下,以精準嚴謹的度量製造完成,場館全曲面公共空間,更是歐洲精密技術與高雄在地造船工業的完美結合。

計畫長達15年,耗資超過百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不僅在體積、造價、建造歷時等「量」上很可觀,「質」的層面同樣令人驚奇。它是傳統工法和3D建模資訊的結晶,它是台灣在地造船工藝和國外精密建材加工的集合體,它也是高雄地方小工廠和全球頂尖聲學顧問的聯手出擊。來到這裡,你會遇見全世界最大的單體自由曲面鋼表皮,你會走進地表最大單一屋頂綜合表演場地。甚至在無數看不見的地方,從廳院隔音牆的建置到屋頂的抗風壓,每一處都是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現場施工師傅們嘔心瀝血的成果。然而,即便乘載複雜的技術,這棟建築卻又如此親民,宛如城市客廳。

透過建國工程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主任王俊雄的合作訪談,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建築過程編撰成「營建交響詩: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故事」這一書。這本書,是寫給所有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營建方法感到興趣的人。書中以科普的角度撰寫,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述說過程中突破的6大關卡,並搭配珍貴的施工紀錄照片,讓即便不是建築專業的背景讀者,也能快速掌握重點,一同揭開「怎麼蓋一座藝術中心」的神秘面紗。

公開徵求合建~中華電信跨界土地開發

撰文者: | 2020-12-31

光世代建設開發是中華電信子公司,日前舉辦招商說明會,為自有桃園市大園區青山段427、428地號住宅區土地(面積3,596坪),公開徵求合建開發廠商。

全台擁有不少土地的中華電信,在土地資產活化動起來的策略下正式招商、採合建分售,不僅是中華電信近十年來第一個住宅推案,也是中華電歷年來最大一宗住宅大樓與建案,指標意義重大,未來也將配合母公司策略轉型政策,積極推動房地物業管理、房地活化利用,包含招商開發、房地整(改)建、興建住宅或商辦,藉此展現資產活化之實際成效,創造集團綜效。

此次計畫區定位為「國際商務城」,擁有中央政策加持的「亞洲.矽谷」及桃園航空城兩項國家級產業計畫,亦具備良好交通網絡,國道、空港、高鐵與機捷四大交通樞紐,加上在109年民間企業投資的IKEA旗艦店、國泰置地廣場(Cozzy Hotel、新光影城、Xpark水生公園)、冠德A19購物中心等陸續完工營運,以及公部門加速辦理的桃園會展中心、原住民文化產業園區等重大公共建設加持下,已逐步落實桃園市政府在「全球視野城市智慧論壇」宣示「青埔特區做為智慧城市Demo Site,將搭配亞洲矽谷等各項計畫往前推動。

光世代建設公司從2010年開始,陸續與潤泰新合建萬華萬囍住宅,當時每坪60~70萬元創下萬華地區住宅天價,其後板橋光點推案則採自建,彰化市的「光世代.柯芬園」英倫莊園則與當地建商柯芬建設公司合建,這次闊別十年之久再推住宅大案,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市場推估推案規模將超過60億元,為活化資產邁開大步。

至於外界好奇中華電信這麼大的公司要找到合作的對象完全不是問題,為什麼還透過公開徵求的方式來尋找合作建商,一家北部建商業者表示,中華電信此舉目的在獲取最大利益,藉由公開的方式,讓建設公司先端出牛肉。該土地將開發為地下3樓、地上24樓,投資金額視未來開發商使用的建材而定,初估可開發為400戶的大型住宅推案。光世代強調,土地已取得建造執照,意指可同時進行開發與銷售,光世代規劃於2021年1月辦理公告,公開評選、合建分售開發,預定2025年完工。

做工程做到欲哭無淚~新竹地院與營造商爆糾紛

撰文者: | 2020-12-29

根據媒體報導,8年前,曾獲2次金質獎的知名營造商「登山營造」標下竹院辦公大樓新建的主體工程,斥資16.5億元花費數年時間竣工,美侖美奐的綠能建築打破法院冰冷形象,成為當地的熱門打卡景點。

但因為登山營造認為竹院用離譜的驗收方式,以及拖欠工程款的問題,一狀告上法院,結果在新竹地院被審理,登山營造聲請移轉上訴到最高法院皆遭駁回,成為真正的「球員兼裁判」的情況。

按照媒體說法5年前竣工後,由時任新竹地方法院庭長、法官所組成的主驗官群,在驗收時認為建築的牆體過於單薄,以金屬製鎚子敲擊牆面後,認定建商蓋「空心牆」而遲遲不肯驗收。

但是根據竹院楊麗文庭長的回應,當時的庭長和法官絕對沒有拿鐵鎚去敲打牆面,只有因為在驗收時,發現「空心牆面的問題太嚴重」,才會拿東西去敲擊聽聽看聲音,很多的法官也因為這樣子驗收到手很痛,絕對是因為有太多的建築瑕疵,逃不過法官的「法眼」才有這樣的爭議存在。

登山營造的工程人員透露,主驗官群完全是由一群不懂工程的人所組成,在驗收的時候,竟然離譜的拿著「鎚子」在牆上四處敲打,說這樣可以聽出哪裡有問題,因為竹院占地偌大,甚至動員一群書記官、替代役一起來敲,只要鎚子打到哪裡覺得有異音,「感覺」像是空心的部份,就會用膠帶在牆面貼上「大叉叉」的記號,讓整棟建築被人說是像貼滿符咒的「鬼樓城」。

由於雙方對於驗收方式的意見僵持不下,基於主驗官「就是要一個無異音的牆面」的主觀想法,最終登山營造接受以低壓灌注「環氧樹脂」(epoxy)補強牆體的工法處理,結果衍生出5、6,000萬工程款,時至今日竹院仍不肯支付。

登山營造工程人員指出,這就是「不懂裝懂、外行領導內行」的後果,後續衍生的環氧樹脂額外工程款卻要他們承擔,體質不良的營造公司常常就這樣收不到款項被「弄倒」了。最讓工程人員氣憤的是,在告知主驗官不能這樣驗的時候,竟然還被反嗆「我是主驗官!我說了算!」,最終不得不走向訴訟。

實際上,院方找來第三方鑑定,實驗結果證實牆體沒有「空心」的問題,而使用鎚子的「打音法」(打診法)是需要搭配專業的接收麥克風、資料擷取器、工業手提式電腦等專業工程器材,絕非庭長、法官帶著替代役敲敲打打就能聽出牆體問題的。

當初事件有進入公共工程委員會調解,也有相關的鑑定報告,仲裁結果認定竹院只須再付2萬多元,與原告的登山營造公司主張的5千多萬差距甚大,因此登山營造提告,然因被告就是院方,聲請移轉到臺北地院又被駁回,登山公司再向高院及最高院抗告也不成,理由是「不會有偏頗之虞」。新竹地院表示所有相關訴訟流程所主張的事項都有鑑定報告,民事事件既已在受理中,將靜待司法判決。

7大不動產產業公會口徑一致,認房價會越打越高

撰文者: | 2020-12-28

由不動產聯盟總會 、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不動產經紀人聯合總會、地政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建築經理商業同業公會7大產業公會全聯會28日中午召開記者會,發布對政府政策建言、未來不動產發展資訊、趨勢預測及相關政策走 向等產經新聞議題,共同訴求未來不動產業永續經營與發展。

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天表示,受到低利環境影響,不動產業剛性需求大增,也是今年房市升溫主要原因。不過,政府宣布打炒房,央行更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出重手打炒房,讓產業界相當錯愕。林正雄認為,「漲價迫於無奈!」他說明,全球因疫情無限擴大貨幣寬鬆政策之下,2021年建築業遇到百年大缺工、缺料、物價上漲等壓力,不斷增加的管銷成本會侵蝕利潤,甚至產生沉重的營運壓力,只好調漲售價,甚至暫緩銷售重新訂價,所以近期房價高漲並非建設公司利潤提升,而是反映土地價格與營造工料成本雙漲的無奈之舉。

展望2021年,不動產市場將有「3利多」與「2變數」;3利多分別為:「資金回流」、「資金寬鬆」、「交易熱絡」;2變數則為:「打房政策」、「營造工料雙漲」。若成本面問題未能獲得解決,則房價亦無下降之可能。另外也認為央行對於自然人第三戶住宅、餘屋及建築融資貸款限制太倉促,因為不少人為繼承,認為這批人不該受到打房影響。

缺工缺料帶動營造成本大增,房價不可能下降,林正雄直言政府是開錯藥方,呼籲政府先開放外勞並解決缺料問題。林正雄建議,政府應解決「工料雙漲問題」、「開放外勞引進」成本面的問題,房價才有可能下降。

鋼筋連六漲,鋼筋四大天王加碼投資搶市佔

撰文者: | 2020-12-28

回顧先前,國際原料行情持續大漲,12月以來累計大漲百美元;隨著原料價格攀高,豐興上周續開高盤,廢鋼、鋼筋連續第五週上漲,由於至今日本和美國廢鋼原料價格持續上漲,豐興(2015)今天28日開出的本週廢鋼和鋼筋產品價格,依序每公噸再調漲600~900元,型鋼則維持平盤。豐興調漲價格後,廢鋼每公噸收購牌價為10,900元,鋼筋每公噸牌價為19,500元,型鋼每公噸牌價維持22,800元。

若從11月23日起算,隨著國際廢鋼原料價格一路上漲,累計漲了逾135美元,為反應成本,豐興鋼筋已累計調漲3600元。鋼筋四大廠商威致、海光、豐興、東鋼都有意加碼投資、擴大創新,強化競爭動能。四家之中,有些透過擴建新廠提高技術水平帶動產銷升級,有些則跨足新領域,藉以強化營運體質,有效鞏固長期競爭優勢。

消息指出東鋼斥資9億元在桃園觀音廠擴增產線,全案原訂今年初進行,受到疫情影響延宕,考量明年科技廠房工程增加,鋼筋市場蓬勃發展,東鋼加快擴廠工作完工後鋼筋加工量可由4萬公噸最高提升到6萬公噸。

威致加強鋼筋裁剪與成型加工外,更成功開發高強度鋼筋;威致的鋼筋加工廠可做定呎裁剪以及成型加工,預估單月裁剪量目標1萬公噸,成型加工產量3,000至5,000公噸,最值得注意的,是威致成功開發高強度SD690鋼筋,並獲得國內CNS認證,與豐興、東鋼並列高強度鋼筋三強。

海光則跨足扣件領域獲得初步成功,海光當前展開電爐設備更新改造,斥資15億元跨足扣件領域,以螺絲扣件的熱處理、電鍍、烤漆為主,後續布置抽線產線,將與國內盤元廠合作。

房地產比較賺?上市紡織廠紛紛轉型

撰文者: | 2020-12-25

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紡織業崛起,國內除少數生產機能、環保回收等利基產品,或是能夠打進國際品牌供應鏈,能夠繼續保持獲利,其餘營運多半掙扎。不少上市紡織大廠近年紛紛淡出紡織事業,轉型方向都和不動產有關。

國內上市紡纖廠三洋紡(1472)上月宣布桃園廠停產,紡織營運逐步縮減,公司急思轉型之路,12/24日發佈以7.75億元收購上鋌營造,跨足營造事業。其實不只三洋紡,包括宜進、立益、廣豐等國內老牌紡織廠這幾年都陸續淡出紡織業,轉型方向都和不動產有關。

原本生產毛巾的廣豐,數年前就開始轉型,憑藉過去留下的舊廠,在桃園八德一帶擁有大筆土地,進行資產開發和商場租賃,在桃園八德打造廣豐新天地購物中心,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廣豐10月底宣布以46.8億元出售廣豐新天地的土地及建物予國泰人壽。廣豐公司表示,處分「廣豐新天地」購物中心後,短期內公司的合併營收會下降,但處分商場將土地資產變現償還貸款後,將大幅降低負債減輕利息,改善財務結構,將有更充裕的營運資金發展核心業務。未來將尋求新的投資機會,只要找到好的標的包括餐飲物業管理、醫療健康事業,都會持續評估。

經營棉紡的立益因不堪長年虧損,2017年宣布桃園紡紗廠關廠停產,轉型物流倉儲。立益自1994年成立立益物流後,整體物流需求大增,造成倉庫物流業務已超出現有的設置,加上台灣傳統產業的式微下,立益開始全力投入物流產業之經營,由原來的南崁倉營運至今日的平鎮物流園區開發。立益已從紡織業轉型為大型的物流公司,立益一開始也是為活化桃園舊廠土地,跨足不動產開發,而為提高附加價值,立益切入倉儲物管理,目前在南崁、楊梅、幼獅和平鎮都設有物流服務據點,客戶包括IKEA、誠品等。

宜進去年底宣布旗下臺南廠的加工絲部門停產,等於公司全面退出紡纖品生產,宜進積極轉型「包租公」,持續獵房,去年就向遠雄買下不少筆位在汐止的不動產,12/24再公告,砸下4.7650億元,加碼買下新北市汐止區昊天段872地號、同新段6地號的「遠雄U-TOWN」,包括土地約99.60坪,建物約1,460.92坪,及停車位12個。希望透過投資性不動產出租,為公司創造穩定租金收益。

紡織業當初建廠需要大筆土地,如今舊廠結束生產後,土地因都市更新,閒置廠房相當有價值,許多紡織廠進行土地資產活化,累積經驗值之後,順勢轉型不動產相關事業。

再有爐碴屋將重罰,明年元旦起實施

撰文者: | 2020-12-25

所謂的爐碴,是廢鐵、廢鋼,經由電弧爐高溫煉製而成,屬於合法可再利用物質,不過只能添加在,道路工程的瀝青混凝土中,不能用在建築結構,否則牆壁容易出現剝落,甚至危害健康。

內政部地政司之前發佈規定「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其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不得用於建築物結構體規定,明年1月1日施行,以維護建築安全及人體健康。

另外「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檢測及訓練實施要點」,明年元旦也即將上路,混凝土供應業者必須做好自主檢測,建築物申請勘驗時,也要檢附報告書,否則最高開罰50萬元。

營建署在「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檢測及訓練實施要點」第5點及第6點規定,自年1月1日起生效,目的是避免相關爐碴混摻在混凝土中,以維持混凝土品質。

而營建署在「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46條之6樓板衝擊音規定也在明年1月1日施行。新制將以新工法減少樓下噪音糾紛,讓民眾享有居住品質。

以下附上「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檢測及訓練實施要點」完整內容

一、內政部(以下簡稱本部)為避免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混摻電弧爐煉鋼爐碴(石),以維護混凝土材料品質,特訂定本要點。

二、本要點所稱檢測方法,指機關(構)、學校、團體、個人等(以下簡稱申請單位),檢送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檢測方法經本部認可者。

前項檢測方法內容應包含檢測原理、頻率、步驟、合格判定標準及可能產生廢棄物之處理等。檢測方法如涉及專利,申請單位應為專利權人,或檢附專利權人之授權書或意向書。

三、本要點所稱訓練單位,指機關(構)、學校、團體等,檢送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檢測訓練計畫(以下簡稱訓練計畫)經本部同意者。

申請單位依第二點規定檢送檢測方法時,應一併檢送訓練計畫。

四、除涉及專利之檢測方法外,經本部認可檢測方法之申請單位,應同意訓練單位採用其檢測方法辦理訓練,並為必要之指導及協助。
訓練單位辦理訓練應依申請單位之指導。

五、混凝土供應者應辦理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之自主檢測,規定如下:

(一)混凝土供應者應依檢測方法建立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檢測管理流程、表單文件及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二)混凝土供應者應置取得訓練單位訓練合格證明之檢測人員,由檢測人員按日對不同產源粒料依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四八五粒料取樣法取樣,以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並製成紀錄,檢測結果如有不合格情形,該批次粒料不得使用。

六、申報勘驗作業:

建築物承造人會同監造人於各層樓版申報勘驗時,應檢附前次樓版澆置混凝土用細粒料之建築物結構用混凝土細粒料中電弧爐煉鋼爐碴(石)檢測報告書(附件)送當地主管建築機關備查。

七、依第三點規定檢送之訓練計畫應包含下列事項:

(一)單位介紹:組織、屬性及行政人力配置。

(二)檢測方法:限本部認可之檢測方法(含本部認可文號)。檢測方法如涉及專利,檢送訓練計畫之單位應為專利權人,或檢附專利權人之授權書或同意書。

(三)檢送訓練計畫與檢測方法之單位不同時,應檢附檢測方法申請單位提供指導之文件(檢測方法說明及注意事項)。

(四)訓練場地:其用途應供教學、講習或集會使用,且應符合建築、消防等法規規定,並檢附其所有權人或管理權人之書面同意文件。

(五)設備:教學設備種類及使用器材。

(六)課程規劃:課程內容(應包含爐碴(石)性質、爐碴(石)對混凝土之影響、檢測方法及原理、檢測作業法規及其它相關法律責任等)、時數及講習教材。

(七)師資:授課人員名冊、學經歷資料及授課同意書。

(八)收費標準:費用項目及成本分析。

(九)考核規劃:說明教學考核、學員考核、結業證書核發(含證書格式)及諮詢輔導等。

前項訓練計畫經本部同意,期限為五年,期滿前應重新申請。

訓練計畫如有變更,應重新報請本部同意。

八、受訓人員於訓練完畢並經考核合格者,由訓練單位發給結業證書,並於訓練單位網站公開相關資訊。

九、訓練單位應於每季檢附受訓合格人員名冊(含訓練日期及地點)提報本部備查。

十、訓練單位應將訓練資料(訓練日期、地點、課程內容、授課及受訓人員之出席紀錄、考核紀錄及相關照片)保存至少三年。

十一、本部得派員查核訓練單位並取閱有關資料,訓練單位應配合辦理。

十二、訓練單位如有未依訓練計畫執行情事,本部得廢止其訓練計畫同意,經廢止訓練計畫同意之訓練單位,二年內不得再行申請。

有影無?!打炒房反而讓不動產多頭更長久?

撰文者: | 2020-12-25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天(25日)公布11月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連續7個月上揚、服務業微幅增加,營建業則因為央行打炒房措施,結束連續兩個月上揚的走勢。

台經院指出,營建業年底前趕工潮湧現,列管重大公共建設達成率突破 10 餘年來新高,工程預算消化漸趨順遂,加上廠房擴建、廠辦都更等投入案量相對較多,工程款認列更集中,使 11 月營造業景氣以成長視之。

內政部、央行,以及財政部自12月初開始祭出糾舉紅單、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範限制,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的營建業者看景氣動向,透露出相關業者先前的歡樂心情,在12月被澆了泠水。台經院長張建一表示,這個調查是政府祭出健全房市相關方案以來的最新調查,是第一個即時反映營建業者對於景氣及前景的看法。從個別產業判斷景氣前景。

營建業、建築投資業原本在11月認為景氣好轉,但在這次調查中回應,未來半年景氣會較11月轉壞。儘管科技廠房投資需求絡繹不絕,但受到政府預算重分配影響,重大公建土木標預算消化速度將相對放慢,預期未來半年營建業景氣表現將持平。

台經院分析,政府陸續釋出打炒房措施,讓超過一半比例的不動產業者對於未來半年看法較為悲觀;不過,這些打炒房措施預料能杜絕近期投機房市的風氣,使交易結構重回以自住型買方市場,短期內房市勢必經過一段調整期,但健全房市後,也可能讓此波不動產多頭走得更遠更久。

進一步說明,由於房貸利率處低檔、市場資金充沛、房產仍是國人投資首選等,自住買盤仍穩定向上,尤其政府動態性隨時調整政策,並建立中長期健全房市的機制,所以房地產市場其實透過這樣的政策,反而讓多頭市場可以走得更久更遠。

總之此次營建業測驗點的下滑,目前看不出來是不是轉折,但經濟成長將帶動房價溫和上漲是可預料的。

至高榮耀~公共工程金質獎昨日舉行頒獎

撰文者: | 2020-12-25

「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12/24舉行頒獎典禮,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表示,公共工程影響國家的建設及國力,他代表政府向績優公共工程團隊及工程人員致敬,也希望相關人員能作為後進者及其他相同領域工作者的典範,讓台灣的公共工程更好;工程會則說,頒發金質獎,盼讓良幣驅逐劣幣。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舉辦之「第20屆公共工程金質獎」,本屆計有78件工程參選,得獎計55件,其中特優5件、優等26件及佳作24件。「個人貢獻獎」部分則有13位人員參選,計有9人獲獎,包含特優1位、優等3位及甲等5位。「特別貢獻獎」部分計有24個機關及廠商獲獎,包含主辦機關3個,設計單位4個,監造單位7個,施工單位5個,專案管理單位5個。

今年「特優」工程中,土木類有3件,第1件為「國道4號臺中環線豐原潭子段第C715標潭子系統交流道工程」,該工程路線構築型式為主線潭子高架橋、潭子系統交流道(4條匝道)及台74線橋梁配合匝道1~4銜接拓寬,並首例將多螺箍鋼筋籠應用於高速公路交流道匝道橋梁墩柱,以減少箍筋用量(約少30%)、節省材料,具節能減碳效益、結構韌性較佳及提升墩柱耐震能力。

土木類第2件特優工程「國道高速公路後續路段橋梁耐震補強工程(區段1-2)第M37F標」獲獎,該工程位於國道1、國道3及國道4等23座橋樑,為橋梁上構防落及橋墩基礎耐震補強,工程範圍長達30km,屬帶狀式工區及點狀施工,為提昇管理效率與災害防範,採用即時監視系統(CCTV)及自動化工程管理APP(iDaka)監控工區出入口與工區內作業情形,以提昇管理效率與災害防範。

土木類第3件特優工程為「桃園市桃園區大有梯田生態公園新建工程」,該工程為全國第一座以農村生活體驗為主題之公園,透過稻埕空間設計,形塑三合院的內聚空間,將農村生活方式透過水的結合,構築在田埂間,保留現地大樹及農村意象植栽群落。

水利類有1件特優工程,為「頭前溪舊港島調節池及環島保護工環境改善工程(一)」,該工程主要為島內局部排水及環島步道周邊環境改善,解決現場易積淹水之問題,並藉由設置生態滲透池增加逕流分擔,創造優質水利工程,並吸引遊客前來了解在地人文歷史。

建築類特優工程為「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國民小學第二期校舍新建工程」,該工程外觀取自藍天白雲意象,規劃雲朵休憩平台,提供活動中心休息,並可眺望操場活動。其建物折板造型呼應既有校舍意象,以校徽的山形為單元、樹枝為網目,藉在白牆上的光影提供趣味。戶外綠茵樓梯結合裝置藝術的水管扶手,讓學童在上下樓梯、樹蔭下閱讀時,有不同的空間體驗。

工程會表示,綜觀本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特色,除參選件數創歷年新高外,另各縣市政府近年積極配合國家推動公營住宅政策,獲得良好執行成果,有多件工程得獎;其他獲獎工程在因應國際潮流上,運用物聯網技術、採用統包方式、導入BIM、自動化等技術,整合施工與製造流程界面,提升遠端監控及優化供應鏈等均有良好績效,提供人民更優質的生活及休閒環境。

完整得獎名單可以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網站查詢。

土地、工人、原物料、貸款成數全面夾擊,建商認微利時代來臨

撰文者: | 2020-12-24

全國商業總會舉行「2020年終房市記者會」,賴正鎰、商總不動產委員會主委謝坤成等人均出席記者會,房地產今年表現亮麗,估今年預售屋推案量來到新台幣1兆6,000億元,年增率約16%。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指出,營建業成本持續走高,除了土地價格續揚,國際原物料廢鋼、鐵礦砂等價格持續飆升,營建工人斷層嚴重。缺工情形嚴重,即使營建工人平均月薪七、八萬元,但年輕人不耐吃苦,工人傳承出現斷層,工程進度落後,即使工資翻倍,還是很難找到工人。

賴正鎰說,泥水工和鋼筯工、電焊鐵工大家在搶,目前模板工人日薪漲破3,000元,油漆工2,800元,木工3,200元,專業電焊工更喊到7,000元,營建工人平均月薪七、八萬元,但工作粗重、辛苦,但年輕人不耐吃苦、僅剩中老年人,導致缺工斷層嚴重,高薪也難請到工人。目前工程進度落後,業界怕明年恐有延後交屋的合約糾紛,房地產業者積極爭取加速開放營建外勞。

由於房市熱度不墜,政府陸續祭出措施抑制炒房。政府打炒房政策,土地價格飆漲飛快,土地成本上揚,加上缺工嚴重,原物料又連番上漲,不動產進入微利時代,房價沒有走跌空間。賴正鎰痛批台灣教育失敗,缺乏技職人才,工人傳承才會出現斷層問題,若是工程進度落後,擔心恐有延後交屋的合約糾紛。

「打炒房速度來得太猛、太快、太狠了」,政府持續接連祭出土地和餘屋限貸令、實價登錄修法納入預售屋與紅單管理,恐不利房市發展,建議政府應有健全房市的全盤策略,他也呼籲,業者與地主自律,維持透明公平的市場。

展望2021年房市,因鐵砂鋼筋建材原物料齊揚,加上政府祭出新措施打炒房,缺工問題未解,賴正鎰評估,明年房地產呈「價穩量縮」,推案量預估將少10%,總銷減至1兆4,800億元,連續4漲將劃下休止符。

賴正鎰指出,過去每個建案毛利率約13%,平均每案進行3年、4%利潤,不過毛利率現在降至8%,平均利潤不到3% ,建商微利時代來臨。獲利最大是地主,因為地主哄抬地價才造成房價上揚,但政府對建商購地貸款從80%下修到55%,盼政府不要搞錯方向。政府應適時減少政策干預房市,並提出「擴大公共建設與內需投資方案有效運用回流台資」、「加速工業用地釋出,以滿足台商回游需求」、「放寬並降低營建業申請營建外勞的門檻」、「限貸令應有配套措施並給予半年緩衝期」四大建議。

展望2021年,賴正鎰預估2021年房市五大現象,分別是:(一)房價短期內受壓抑,但建商不會有降價行動,呈現平盤局面。(二)投資買家縮手,首購族再度撐盤,小宅續旺。(三)土地價格逐年上揚,危老及合建會是未來主戰場。(四)地上權標售案受信用管制影響,標脫率下降。(五) 限貸令限縮購地貸款成數,土地需求降溫,推案量減少。

綠建築基準專章修正,明年元旦正式實施

撰文者: | 2020-12-22

內政部營建署今天發布新聞稿,為進一步強化現行綠建築法規,之前在2019年8月19日已修正綠建築基準專章,並於同年12月修正發布各項設計技術規範,因為大幅修正相關規定,給予業界緩衝時間,法規預計在明年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政府為積極推動維護生態環境的綠建築,內政部自民國93年修正發布建築技術規則,增訂綠建築基準專章,要求一定規模以上建築物進行綠建築規劃設計,並採循序漸進方式推動,以兼顧實務執行之可行性。

內政部表示,為符合現行建物常見複合用途的使用趨勢,修法依照建築物各空間空調耗能的使用特性,重新分類,並依據新的氣象資料,更新各地區外殼耗能量計算標準,讓節能法規更貼近實際情形。

內政部指出,這次也讓建築節能法規進化,修法把月台、運動設施等「半戶外空間」納為管制屋頂隔熱的範圍,目的是讓新建月台,不再因屋頂隔熱不佳,造成炎熱難耐情況。另外新增管制海拔800公尺以上地區建築物外牆的保溫隔熱效果,以符合較高海拔地區保溫的耗能需求。

內政部表示,政府從民國93年建立綠建材標章認證制度,將建築基地綠化、建築基地保水、建築物節約能源、建築物雨水及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與綠建材等規定納入,以法制方式要求一定規模以上公、私有建築物進行綠建築之規劃設計。10多年來,綠建材技術已經日漸成熟,相關材料供應量增加,這次修正綠建築基準專章,再提高建物裝修面積綠建材使用率的下限,室內從45%提高到60%,室外從10%提高到20%,落實建築物節能、減碳及減廢。

豐興鋼筋開盤連續第五週上漲,每噸大漲1200元

撰文者: | 2020-12-21

國際廢鋼原料價格飆漲,隨著原料價格攀高,豐興鋼鐵今(21)日開盤續調漲行情,國内廢鋼上漲1,000元/噸,鋼筋上漲1,200元/噸,型鋼基價上漲1,600元/噸。隨著豐興盤價開出,預期南部鋼筋廠威致、海光,以及北部鋼筋廠東和鋼鐵的報價也將再提高。

國內鋼筋近期價格連漲,除了國內廠辦、房市需求強勁外,原料廢鋼進入冬季,廢鋼採集不易外,海運運價飆漲,船公司為提高貨櫃周轉率空櫃回程,導致美國送往亞洲廢鋼減少,價格漲勢加劇,業界人士分析,廢鋼漲勢將隨缺櫃影響至明年春季,也為鋼筋價格提供支撐。

豐興表示,國際原料行情方面,美國大船廢鋼本週無報價,日本2H廢鋼本週報價上漲至450美元/噸,美國貨櫃廢鋼本週報價上漲至405美元/噸,澳洲鐵礦砂由160.7美元/噸上漲至164.15美元/噸。

然而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表示,今年鋼鐵生產及消費是「非常態」,價格超預期大漲,疫情後將回歸正軌,需求將有升有降。他說,今年的「非常態」得益於大陸應對經濟下行採取的特殊刺激政策,疫情影響消除後,刺激政策將回歸正軌,鋼鐵需求會回歸規律,將會呈現有升有降走勢。此外,鋼鐵規模愈來愈面臨環境和生態約束,大陸環境已難以承受鋼鐵產量繼續大幅增長。

日本傳統工匠技術 登錄聯合國非物質遺產

撰文者: | 2020-12-1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7日在線召開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日本申報的“傳統建築工匠之技 為繼承木造建築物的傳統技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這次日本政府的申請案包括17個領域,不僅有木工、左官、瓦屋頂、茅葺屋頂、建具(房屋的門、拉門、隔扇等的總稱)及榻榻米的製作,還包括建築物外觀和內部的裝飾、著色及塗漆等。這些傳統技術利用木、草、土等自然材料,支撐起以奈良法隆寺為代表的日本傳統建築文化。

此項也成為繼“能樂”、“和食”等之後,日本的第22項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

日本政府認為,這些技術也是目前寺院神社、傳統民宅維修時不可或缺的。自古以來,木匠將知識與技術代代相傳給徒弟,加以鍛鍊,有部分的作業與地區居民參與有關,這些傳統技術也扮演著團結社會的角色。

日本政府認為,不僅是傳統建築物本身,傳統建築物的技術如果能登記為文化遺產的話,對於國際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做出大貢獻。

委員會當天結束對新項目的審查,同時入選的還有中國的“太極拳”和芬蘭的“桑拿文化”。上述項目都將在會議最後一天被列入名錄。

不只奈良法隆寺,日光東照宮(栃木)、中尊寺金色堂(岩手)、白川鄉五個山合掌造型村落(岐阜、富山)等也運用了上述傳統建築技術。此外,諸如2016年熊本地震中受損的熊本城圍牆和城樓重建等,對近年頻發自然災害的修復工程而言也不可或缺。

UNESCO委員會通過了評審決議,肯定稱“熟練的工匠作為繼承傳統技能知識的接班人培養徒弟”。決議指出“隨著現代化的推進,這一過程變得更為困難”,強調保護的必要性。對於當地居民也參與茅葺屋頂等修補作業,委員會稱讚道“有著加強日本人文化認同感的作用”。

台灣首座、全球第三座旋轉實驗屋,為降低建築耗能取得關鍵數字

撰文者: | 2020-12-18

目前全球僅3座具旋轉功能的建築科技實驗屋,另2座分別位於代表溫帶氣候的美國加州與代表熱帶氣候的新加坡,工研院本月17日在臺南沙崙發表全球第三座旋轉式綠能建築技術測試平台,是聯手日本東京電力Power Grid、東京瓦斯公司Tokyo Gas、台達電、台塑等12家企業,共同投入測試,也是台灣首座亞熱帶旋轉屋、節能屋。

工研院近年由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在沙崙綠能科學城綠能示範場域中投入綠能和建築整合技術,現舉辦成果發表,由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臺南市長黃偉哲等人為亞熱帶綠能建築技術研發測試平台(SPINLab) 、節能展示屋等揭牌亮相。

工研院表示,SPINLab可360度旋轉,以模擬不同房屋座向、與不同太陽方位角度對建築的影響,同時測試建築材料與各項設備性能,建置數據資料庫,供未來相關法規修訂的實證依據,也可提升產品進軍同類型氣候市場的競爭力。

SPINLa 被暱稱為旋轉屋,地下室為超大型旋轉結構,可每一個小時轉一圈,無論是想模擬座南朝北、坐西朝東,可量測不同房屋座向與太陽方位對建築的影響,檢測驗證家電、建材、居家設地等產品是否能發揮最大效率。目前屋內有模擬人體熱量、家電熱量等盡量貼近實際使用狀況,再搭配戶外氣象資訊及室內光、熱、能源、空氣品質、震動等,精準量測儀器與資料蒐集系統,量化指標驗證產品性能。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研究,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是建築物所造成,而且高達 55% 全球耗電量是來自於建築,可見要達到節能減碳的關鍵,建築耗能是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發的方向,從建材工法與其他面向讓建築達到低耗能,甚至零耗能的目標,工研院已有初步成果,並與國外及學界有很好的鏈結,測試平台的相關測試數據將成為理論及實務上制定標準的重要參考依據。